
新闻与传播评论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举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高校双十佳社科学报”、“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入选期刊。主要开设哲学、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栏目。宗旨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繁荣学术事业,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创刊时间:193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北武昌珞珈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4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00/G2
- 邮发代号:38-34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雅努斯:“脑机接口”后的人和自然
刘金波[1]
(1-1)
报纸成为人民群众的“新闻教科书”——对解放战争时期工农通讯员教育实践的考察
田中初[1]
(5-14)
健康、环境与风险传播的中国本土化:探索、反思与进路
陈梁[1];汤鸿杰[1,2];刘斯佳[3]
(15-27)
癌症新闻叙事何以塑造公众对循证健康政策的态度——基于微博平台的调查实验
聂静虹[1];翟嘉靖[2]
(28-41)
“视觉互文”视角下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王佳宇[1];李文花[1]
(42-53)
网络隐语的流变、生成逻辑与问题辨析
郑智斌[1]
(54-60)
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现状的实证测评
强月新[1,2];胡阳[3,4]
(61-76)
论受众商品价值及其“活动力”本质
张江浩[1];姜飞[2]
(77-89)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地方建构——以成都城市书店为例
曹璞[1];薛稚尧[2];熊兰[1]
(90-102)
强化与纾解: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中的育儿焦虑研究
张佳[1]
(103-113)
中国广告产业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1999—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谢佩宏[1];周文通[2]
(1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