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化工高等教育

化工高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该刊已选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本刊是一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反映化工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综合性刊物,其内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结合各个化工类校、院、系教育特点和教育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刊物,注重实践性、学术性、信息性,反映化工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343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168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43/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数字赋能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实践 辛忠 (1-1)

人工智能技术与日本化工高等教育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于英杰[1];张玉苍[2] (2-7)

新工科背景下微化工技术教学初探 王晓达[1];葛雪惠[1];张孟佳[1];蔡国辉[1];李玲[1] (8-1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化工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平台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张晓晴[1];于乐[1];邵百一[1] (13-20)

“双碳”目标导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罗国华[1];张伟[1];刘清龙[1];张晨[1];王新承[1];葛明兰[1];熊杰明[1];何广湘[1];李翠清[1] (21-27)

项目跟踪,内练外联,以“三跨”模式培养化工专业高素质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刘作华[1];马侑才[1];张迎春[1];孙雪松[1];郑国灿[1];杜军[1];陶长元[1] (28-33)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人才培养研究与教学实践——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徐圆[1,2];张洋[1,2];张明卿[1,2];朱群雄[1,2] (34-38)

基于知识图谱的化工原理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 许昊翔[1];朱琳[2];蒲源[1];吴登峰[1] (39-47)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五场景,四维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张晓艳[1];王晟[1];王芳[1];王磊[1];于滢[1];周浩力[1];顾学红[1];居沈贵[1];管国锋[1] (48-53)

师生合作评价在环境类专业写作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连洲洋[1] (54-59)

相场模拟软件在本科电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锂枝晶生长为例 李泰丞[1];黄凯[1,2];练成[1];徐首红[1];刘洪来[1] (60-67)

热工基础及设备课程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于鹏禄[1];曾晓悦[1];于运花[1];兰金叻[1] (68-72)

基础物理课程的科教融合探索 孟建玲[1] (73-77)

生物化学教学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 陈畅[1];赵鑫鑫[1];刘广青[1];林爱军[1] (78-84)

“三传-三基-三实”为航标的课程思政本土化教学路径探索与实践 成忠[1];吕鹏[1];邸婧[1];王飞飞[1];盖希坤[1];朱瑞瑜[1];黄俊[1] (85-90)

材料保护学课程探究式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乔宁[1];朱奇珍[1];徐斌[1];赵伟一[1] (91-94)

新时代背景下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冯晓琴[1];加沙热提·阿不都热扎克[1];刘渊[1];戴勋[1];赵俭波[1] (95-102)

“1234四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康雪[1,2];焦纬洲[1,2];贾广信[1,2];王晨[3] (103-108)

高校实验室应急能力动态和静态评价方法研究 张苏[1];胡强强[1];王金贵[1];梁志星[1] (109-116)

化工安全教育中的坡面火灾模拟实验教学平台 刘春祥[1];赖泰润[1];余龙星[1];黄萍[1]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