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高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该刊已选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本刊是一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反映化工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综合性刊物,其内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结合各个化工类校、院、系教育特点和教育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刊物,注重实践性、学术性、信息性,反映化工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343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168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43/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人工智能时代化工高等教育的转型路径与实践
辛忠
(1-1)
人工智能时代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路径
夏淑倩[1];范江洋[1];胡彤宇[1]
(2-9)
化工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张晓晴[1];于乐[1];邵百一[1];李东旭[1]
(10-17)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阳富强[1];李嘉鹏[1];葛樊亮[1];黄宗侯[1]
(18-24)
智慧炼化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群“五链四段”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姜文全[1];任建民[1];梁平[1,2];杨帆[3]
(25-29)
基于人文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思维的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阳[1];范晓彬[1];张凤宝[1]
(30-33)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汤伟伟[1];王召[1];吴送姑[1];张美景[1];龚俊波[1];韩优[1];王静康[1]
(34-41)
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材料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闫熙博[1]
(42-46)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实验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冯佳[1];蒋建兰[1];程景胜[1];赵广荣[1]
(47-52)
培养未来工程师:身边的过程工业及装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汪洋[1];刘丽艳[1];朱国瑞[1];谭蔚[1]
(53-56)
化工实验教学研究动态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基于国内外期刊文献
赵爱娟[1];齐向娟[1];任相魁[1];韩芳[2]
(57-62)
地方工科院校绿色低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朱玲[1];陈家庆[1];罗学科[1]
(63-68)
化学反应热测定实验的绿色综合化改进
王育红[1];王赟[2];孟皓[1];孙忠乔[1];张霞[1]
(69-73)
人工智能赋能的化工原理课程生成性教学设计与示范
成忠[1];吕鹏[1];邸婧[1];盖希坤[1];黄俊[1]
(74-79)
人工智能赋能催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刘颖雅[1];易颜辉[1];张安峰[1];孙志超[1];彭冲[1,2];王安杰[1];郭新闻[1,2];陈喆[3]
(80-85)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材料性能学课程为例
张海鸿[1];于方丽[1];朱梦妮[2];张凯杰[2];罗西希[1]
(86-92)
综合性案例在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黄文才[1];李子成[1];李子元[1];李延芳[1]
(93-98)
微化工技术与流动化学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程荡[1,2];陈芬儿[1,2]
(99-104)
概率论视角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停留时间分布理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博[1];刘桓瑀[1];穆垚[2];程易[1,2]
(105-112)
Maple软件在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陈献[1]
(113-117)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及混合式教学实践
黄锦浩[1];郑大锋[1]
(118-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