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于1986年,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根本方向,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注重学术质量,注重社会效益,鼓励创新。努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反映教学科研成果,传递科研信息,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风建设。 主要特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还注重研究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科学主要栏目:明清小说研究、张大千研究、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学、历史与文化、法律、教育、哲学、政治和艺术等; 自然科学主要栏目:峨眉武术文化研究、应用心理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数学、物理、建筑科学、化学、生物、环境、计算机技术、经济、地理、体育、教育教学和图书情报等。 本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已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并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1785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21/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文化诗学如何实践——一种回到历史语境的作者中心论 王馨雅[1] (1-6)

论陆游的蜀中酬唱诗及其宦蜀心态 张荣瑜[1] (7-13)

文化传播视域下汉诗译介的“象”模因观照与处理形态 李志凌[1] (14-21)

从褒赞到贬讽:“有本事”的语义演化与话语表达功能 朱敏[1,2] (22-28)

人工智能翻译实践案例研究——以《张大千江南艺术创作研究》翻译为例 解超群[1] (29-34)

“救命”的叹词化及语用功能探究 杜红燕[1];杜明明[2];王春艳[3] (35-39)

民国时期北京南社文人活动——以《京报》《新京报》为中心 李良成[1] (40-46)

“春秋礼崩说”的再认识 余霄[1] (47-55)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贺桂祯[1];邬东[1] (56-61)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赋能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生成研究 赖雪梅[1];林艳[1] (62-68)

关怀理论视角下乡村中小学班主任减负研究 熊继承[1];吴梅[1] (69-75)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分类育、分层教、新课堂 谭斌[1,2] (76-84)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生存变化、风险及教育应对 张峰峰[1];金晓雪[1] (85-93)

大中小学一体化音乐课堂美育浸润研究 朱艺[1] (94-99)

油画人物写生中意象表现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杨政[1] (100-105)

从《淳化阁帖》到“访碑图”:书法传承模式的演变与价值拓展研究 罗真[1] (106-112)

泼墨泼彩艺术在国潮服饰中的数字化设计应用研究——以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为例 严蓉[1,2];罗凯[1];牟旭[3];李伟[1] (113-120)

“艺术是根本性意义上的历史”——海德格尔论艺术与历史的关系 李香琼[1] (121-124)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藻之“简”的审美内涵 冯琪琪[1]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