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简 介:《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服务,为传承创新科学之地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栏目为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此外还依托地方文化、经济、自然资源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长白山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特色栏目。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育才路95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7974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284/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秦曰龙、邹德文教授主编《中国语言资源集·吉林》出版
秦曰龙
(F0002-F0002)
高句丽南进与汉城之役——公元5世纪南北对峙状态下的海东政治侧影
董健[1]
(1-7)
唐代东北贡鹰考述
王维一[1]
(8-16)
数字融媒时代剧场的戏曲文化传播研究——以二人转艺术剧场为例
齐永光[1];袁铭屿[1]
(17-24)
非遗传承背景下漆艺数字化教材开发策略探究
张丽[1]
(25-30)
首发经济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以《黑神话:悟空》“技术+文化”模式为例
王炜[1];冯睿思[1]
(31-41)
供应链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许幸华[1];王凌峰[1]
(42-51)
民族文化融合中的文学接受:色目诗人萨都剌对唐宋文人的学习
李世忠[1];赵璐[1]
(52-57)
苏轼误和《陶征君田居》影响——兼及《杂体诗三十首》
张玮[1]
(58-64)
元代松江府西湖书院创建始末
叶宪允[1]
(65-70)
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报汛工作研究
王仓仓[1]
(71-79)
《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共同体书写解读
高卫红[1];卢爽[1]
(80-84)
生态自我的建构——论廖鸿基的海洋文学创作
刘栋[1];孙艳宏[2]
(85-90)
新质生产力赋能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
常玮育[1]
(91-96)
论旅游、生态与养老产业耦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辽宁省为例
来秀欣[1]
(97-104)
高校新任思政课教师教学语言能力提升策略
周佳强[1,2];杨慧娇[3]
(105-110)
新时代青少年英雄精神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庞雨晴[1];杨婷[2]
(111-118)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转向与实践路径
汤晓莉[1];袁文刚[2]
(119-124)
主体间性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英语学习的路径探究
魏继宗[1];聂子月[2]
(125-131)
汉语水平考试五级听力试题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苏小妹[1];司丹丹[2]
(132-137)
认知负荷理论下留学生“发展汉语高级听力”教学研究
李青苗[1]
(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