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
National Art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及调查报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青秀区思贤路3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568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52/J
- 邮发代号:48-5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技术文化观下的宋辽金西夏工艺美术史”项目简介
(2-2)
学术自觉是办刊的灵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心得
丁苏安[1];徐杰舜[2]
(5-14)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主持人语
杨红[1]
(15-1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实践理路与体系构建
杨红[1]
(16-24)
非遗专题展的策划理念与实践路径——以“新疆土陶艺术展”为例
王晨阳[1]
(25-36)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与式文化共享空间
郭艺[1]
(37-44)
乡村博物馆:自己收藏自己的历史
彭兆荣[1,2,3]
(45-53)
故事学:民间文艺学创立的底气
万建中[1]
(54-62)
藏彝走廊南部地区多民族格萨尔同题故事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功能
何城禁[1]
(63-76)
民间传说的聚合结构——以仓颉传说为例
商梦圆[1]
(77-87)
非物质性、空间性与共享性:非遗的气氛美学阐释
张娜[1]
(88-99)
从兵器到“神物”:青龙偃月刀的符号化与文化演进
朱逸宁[1]
(100-112)
接受与批判:金石图录的外译与欧洲中国青铜器研究方法的嬗变(1838—1910)
张薇[1,2]
(113-128)
西汉龙首三眼长方形铜灶
吴伟峰[1]
(128-128)
地方戏曲如何通往“人民文艺”——以“一等模范戏剧工作者”王聪文为中心的考察
张慧敏[1]
(129-137)
场域效应:广州“十三行”中的工匠与商人互动
邓文杰[1]
(138-150)
《民俗研究》2025年第3期(总第181期)目录
(150-150)
景德镇模式——以艺术撬动遗产资源为内生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模式
方李莉[1,2]
(151-168)
陶制筷笼
杨书娟[1]
(168-168)
“技术文化观下的宋辽金西夏工艺美术史”项目负责人简介
(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