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
National Art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及调查报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青秀区思贤路3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568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52/J
- 邮发代号:48-5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新质生产力建构中的‘文化产业驱动和美乡村’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项目简介
(2-2)
凌纯声:中国科学民族志开创者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先驱
朱阳[1,2,3]
(5-16)
“语言与音乐共演化的听觉基础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陈保亚[1]
(17-17)
强势语言扩散与两大音阶范式的接触
陈保亚[1]
(18-29)
汉语声调调类与民歌音阶的相关性
邱健[1]
(30-44)
“二斗少半”铭越式铜鼎
韦玲[1]
(44-44)
女神与王权:欧亚文明视野下的“王母会君”故事
海力波[1,2]
(45-56)
以德制权:放花灯传说文化隐喻的生成逻辑
漆凌云[1]
(57-67)
《民俗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179期)目录
(67-67)
艺术遗产学:新学科之学理
彭兆荣[1,2,3]
(68-7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辞学阐释
牛乐[1]
(76-86)
多元遗产观与遗产政策协商:《非遗公约》框架中有关商业化立场的演变
唐璐璐[1]
(87-95)
砖雕“麒麟献瑞、福在眼前”
杨书娟[1]
(95-95)
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原则的意大利思想渊源——纪念意义的永续留存与艺术品格的大众认可
李正宇[1]
(96-108)
202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热点扫描
王永健[1]
(109-116)
意会与言传:民间音乐教育中“口传心授”的知识形态与层级特征
杨银波[1,2]
(117-129)
再现、表层交流和共享:跨文化遭遇的三个基本模式——北美艺术创作的“中餐馆”母题
李牧[1]
(130-145)
仪式戏剧的“非现场性”书写——以目连戏为中心
孟威[1]
(146-155)
超越学科维度的“制作”思想——蒂姆·英戈尔德《制作: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和建筑学》导读
朱怡芳[1]
(15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