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曾用刊名: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简  介:学报自创办以来,坚持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开展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切实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本学报注意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大、中专学生和一般教育科研人员,开展教育现论探讨、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学各科教材教法研究、文史哲研究、数理化生各科研究和德育工作研究等专业,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服务。

  • 主管单位: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圣湖路2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774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618/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基本特征及时代价值 朱士华[1];潘东霞[1] (1-6)

降格幸福:当代青年幸福观的表征、生成与路径导向 王抒源[1] (7-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人的现代化研究 韩记康[1] (12-16)

民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困境与突破路径 刘燕[1] (17-23)

连云港民间刺绣的图案、技法、形制及文创设计应用 郁丹妮[1] (24-29)

认知语言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石毓智语言观研究 安俊丽[1];纪祥莉[2] (30-34)

知识翻译学概念探微:对语言、知识和翻译的再认识 夏文熠[1,2] (35-38)

数字化背景下《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谢晓禅[1] (39-45)

清人写唐事——从历史视域看《镜花缘》的创作 范有为[1] (46-51)

从基础协同到价值共创:共生理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 刘君[1];王学伟[1];张志军[1] (52-57)

高校新质人才培养方略:基本要求、逻辑图景与实践探索 覃延鑫[1];赵若洪[1] (58-61)

新时代中小学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特质、价值意蕴和培育机制研究 黄瑞新[1];孙雅琪[1] (62-66)

师范院校惩戒育人的困境及突破——多维融合视角下的教育惩戒研究 刘颖[1];张宜军[1] (67-72)

算法赋能与新文科时代设计理论课程评价体系的重构 鹿咏[1] (73-77)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成就关系探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 乔乐[1] (78-85)

STEAM教育理念视域下的小学科创课程体系构建 陈红喜[1];陈幻[2] (86-91)

从“技能训练”到“科技素养”——STEM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科技模型活动设计 赵江[1] (92-96)

中小学心理教师咨询实践困境的质性研究 张丽琴[1,2] (97-102)

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影响 王奕凡[1];贾林祥[1]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