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科学论坛
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
曾用刊名: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领导科学论坛(理论)
简 介:《领导科学论坛》杂志是反映我国教育界研究领导科学理论、实践科学领导最新成果的综合性期刊。中国高校领导科学第一刊,名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领导科学理论,传递领导科学学术信息,推进领导科学学科建设,提供领导实践的经验教训,研究领导工作的文韬武略,探索领导人才的成败得失,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科学领导。既有前沿理论探讨,又使读者喜闻乐见。注重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实践性,力求办出特色,办出水准。
-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3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5103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37/C
- 邮发代号:38-40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的四维探赜
成薇[1];张正光[1]
(4-8)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核心要素、价值意蕴与建设路径
孙玉洲[1]
(9-13)
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探赜
刘佩霞[1]
(14-17)
新时代提升干部政治能力的实践出场、运行及反思
蔡清伟[1]
(18-21)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研究
经晓静[1]
(22-25)
论高校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发挥
张阳[1,2]
(26-29)
从高校专任教师选拔院系年轻干部的思考——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刘利剑[1];张昌帆[2];杨丹妮[1];侯慧杰[1]
(30-33)
新时代青年干部廉洁价值观培育研究
赖新云[1]
(34-37)
机关青年干部提升理论学习有效性探析——以湖南税务系统青年干部学习小组为例
贺先国[1];施弦明[2]
(38-41)
领导者移情能力的重要价值及运用艺术
董静[1]
(42-44)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的必然面向、主要特点与历史经验
谭妤晗[1];施润琦[1]
(45-49)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三重逻辑探析
田琳[1]
(50-54)
新时代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思考
付悦[1];李晗[1]
(55-58)
党的群众路线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刘海玲[1]
(59-61)
论“三新”党建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及路径优化
陈宁静[1];夏琼[1]
(62-65)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领高校党性教育研究
龚诗昆[1];马武[2]
(66-69)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吉蕊[1];袁莹[2];刘嘉瑜[2]
(70-73)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干部党性教育研究——以T市为例
徐砚华[1]
(74-77)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践推进、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向
胡婷[1];耿焱[2]
(78-82)
论红色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发挥
黄湘利[1];赵平俊[1]
(83-86)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三维阐释
李永鸿[1]
(87-91)
新时代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摭谈
郭昊[1];李慧[2]
(92-95)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科普工作的价值意蕴、现实要求与实践路径
沈岑砚[1];郭国祥[1];李俊蓉[2]
(96-98)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隋灵灵[1];苏新乐[1]
(99-102)
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分析——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
胡颖[1]
(103-106)
乡村产业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探析——基于对安徽省FX县苗木花卉产业的考察
汪思远[1];崔雪莹[1];叶一诺[1]
(107-110)
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及其优化——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
王欧辉[1]
(111-114)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依据及功能定位
徐增鎏[1];刘彬[2];雷姝[3]
(115-118)
社工机构韧性生存的行动策略研究——以长沙市坤元社工服务中心为例
廖邵磊[1];谭卫华[2]
(119-122)
“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探索——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
刘毅[1]
(123-126)
“三孩政策”背景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王芳[1]
(127-130)
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
沈自友[1]
(131-13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谢少华[1];谭红[1]
(135-138)
“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张雷[1];高璟[2]
(139-142)
人工智能视域下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探论
高吉瑞[1];孙东山[1,2]
(143-146)
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探论
黄江歌[1];冯广辉[2,1]
(147-150)
数字化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俞玥[1]
(151-153)
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考
吴田波[1]
(154-157)
以教育数字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第七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综述
万微[1];张琪[1]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