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理科教育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高等理科教育》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兰州大学共同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以高等理科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刊物。 《高等理科教育》以推动中国高等理科教育教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办刊宗旨,以揭示高等理科教育教学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两个基本点,高度关注国内外高等理科教育教学和高等教育改革经验,及时反映高等理科教育和高等教育前沿问题,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高等理科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中国高等理科教育学界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交流平台。 主要栏目有西部高教振兴、发展战略、名家卓见、理论探新、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全球视野、教务论坛、学生事务、管理之窗、历史钩沉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兰州大学;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9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0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62-1028/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至精 至诚 至善 至美——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简介(上)
(F0002-F0002)
如何解读“深造率”现象
邬大光[1]
(I0001-I0001)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学“突围”
邬大光[1,2]
(1-4)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治理新形态
黄巨臣[1]
(5-8)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审思
石慧[1]
(9-11)
高等教育科研发展现实样态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苟斐斐[1,2];王蕾[2];邓喆[3]
(12-24)
论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以原电子工业部直属院校为例
李婧芸[1]
(25-36)
知识生产的历史演变与德性转向
张国昌[1,2]
(37-43)
现代大学制度的多维意涵探赜
柯林[1];杨振芳[2]
(44-49)
分子生物学“三维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
李慧[1];陈翠霞[1];赵玉荣[1];王继乾[1];马少华[2]
(50-58)
生态学研究生高质量科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国家野外站平台的视角
徐当会[1];李世萍[2];方向文[1];安文娟[3];赵长明[1,3]
(59-65)
西部高等教育适应区域高质量发展:逻辑、困境与路径
韦颖[1];杨兴杉[1]
(66-76)
我国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本科师生互动吗?——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王严淞[1];张娟[2];唐汉琦[3]
(77-85)
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二阶元分析
胡晓玲[1];魏江莹[1];李静泽[1]
(86-94)
L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基于2024年毕业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
金鑫[1];李振海[2];张灏君[3];贺小军[1];王龙[1];赵雪菲[1];梅中磊[1]
(95-103)
学术欺凌的表征、根源与影响
孙伦轩[1];郑佳睿[1];赵倩[1]
(104-112)
博士生求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基于Nature全球研究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邵剑耀[1];苏悦[2]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