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研究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学术性刊物。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 创刊时间:1993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247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06/G2
- 邮发代号:82-63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共同体文化抑或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正当性及其证成
曾晨[1,2]
(1-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演进图谱与未来进路——2014—2024年《光明日报》的语料解码
卞辉[1]
(14-25)
作为“国家认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构序与价值
朱彦达[1];赖继年[2]
(26-39)
数字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建设路径
张明明[1];管恩琦[2]
(40-51)
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规则的创制机理与中国应对
南海燕[1]
(52-68)
生成式人工智能交互中意识形态感性化认同的行为机制及其调制——以高易感性青年群体为例
单珣[1];王珏[2]
(69-81)
也谈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的创作时地
李森[1]
(82-89)
高适《燕歌行》:唱和对象、写作时间及“年五十始为诗”辨析
木斋[1];侯海荣[2]
(90-100)
“应感不匮”与“知与物接”——《淮南子》的心物关系构建
夏朝阳[1]
(101-111)
名实之辨:“乐府”辨体与词体生成
许骥雄[1]
(112-131)
跨文化互鉴中的视觉研究——高居翰的中国艺术史方法论反思
宋石磊[1]
(132-141)
论晚明版刻画谱中的文人写意画风
王墉[1]
(142-151)
论《边城》的乡土中国叙事及英语译介重构
吴斐[1];赵杨[2]
(152-160)
汉学家翟理斯与中国围棋文化在西方的首次专门性推介
任增强[1]
(161-170)
再论李朝大儒丁若镛的“仁”思想——兼论其对朱熹和孟子的质疑
蔡柯欣[1]
(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