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6年,为福建省办刊历史最悠久的高校学报之一。现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并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一级社科期刊”、“第一、二、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等。本刊充分发挥福建师大人文社会科学诸多优势学科的强大科研实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史、闽台文化研究、广义修辞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等学科领域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 本刊充分发挥福建师大人文社会科学诸多优势学科的强大科研实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史、闽台文化研究、广义修辞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等学科领域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本刊结合闽台特殊历史和地域渊源所开辟的“闽台区域研究”专栏发表了大量有关闽台经济、文化、历史等关系的研究论文,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根据海峡两岸各方面交流迅速扩大和海西建设步划加快的新形势,本刊新开辟的“两岸合作新视界”专栏,正在引起学术界和广大关心两岸关系的社会各界的关注。本刊另一特色栏目“修辞学大视野”从2003年开办以来已发表国内修辞学界顶尖学者一百多篇论文,荣获“福建省期刊优秀栏目编辑奖”。
-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福州市闽侯福建师大旗山校区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28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16/C
- 邮发代号:34-4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观何以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学界研究中一个焦点问题的探讨
林锋[1]
(1-11)
如何读懂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审视
刘占虎[1]
(12-28)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与原创性贡献
杨建锋[1];潘玉腾[1]
(29-40)
市民社会思想谱系中的马克思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基础
袁蓓[1]
(41-50)
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嵌入与产业链协同
张行[1]
(51-59)
创新药产业发展:经济属性、关键挑战与推进路径
刘仲仪[1]
(60-68)
人工智能伦理建构中的结果主义倾向及其隐患
吕梁山[1];梁书豪[1]
(69-77)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公共化生产
吴鼎铭[1,2];汪荣燊[2]
(78-87)
人工智能的财富创造及其合理性分配
张洪为[1,2]
(88-96)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扩散特征及群体行为——从ChatGPT到DeepSeek
曾润喜[1];秦维[1]
(97-106)
当怀旧成为潮流——论当下数字媒介场域中的千禧怀旧气氛
陈新儒[1]
(107-116)
“家”的释义分歧与疏解理路——以一场社区争持的潜在逻辑为例
吴真[1]
(117-134)
城市空间中的女性角色与地位——基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
王玉珏[1];杨丽京[2]
(135-144)
教育强国话语:演进过程、内容及功能
何锡辉[1]
(145-153)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历史承续、主要特征与涵育路径
杨来恩[1]
(15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