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曾用刊名: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简 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学术刊物。
- 主管单位:延安市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55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198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72/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数字化转型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机理与路径
孟亚玲[1];李思儀[1]
(1-9)
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重要论述的思考
惠小峰[1];都妤婧[1]
(10-14)
“接受美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靖楠[1]
(15-19)
高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梗阻性问题及应对机制
刘博[1];刘媛[2];代宗[1]
(20-23)
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张海峰[1]
(24-27)
延安市家校共育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刘生梅[1];车晓宁[2];龚小强[1];张青青[3];王锦远[1]
(28-32)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董虎斌[1];郑星星[1];张东良[1]
(33-36)
数字化转型解决高校思政课“痛点”问题探索
王百之[1];路璐[1]
(37-40)
基于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
万茹[1];戴卿[1];徐阳洋[1];王丽园[1]
(41-44)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旅游景区外宣翻译策略探究——以芜湖市为例
张春慧[1]
(45-50)
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分析——以延安市为考察对象
崔荣宝[1];李齐[1];许明鉴[2];杨菲[1]
(51-55)
5-6岁幼儿视力现状调查及其成因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符桐安[1];董婧璇[2];李晓英[3];郝一玲[4]
(56-62)
浅析东汉时期的太后临朝称制
杜林渊[1];吕宗泽[1]
(63-68)
触物起兴: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生成的创作美学内涵
安汝杰[1]
(69-72)
袁凯对杜甫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郭入雪[1];师海军[1]
(73-78)
电影《贞贞》人物形象的改编研究
雷玉品[1];王宗峰[1]
(79-84)
论延安精神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邹燕[1];张莹[1]
(85-90)
党史元素融入红色旅游的实证分析——以延安十三年史为例
张金花[1]
(91-95)
某高层公共建筑火灾模拟与安全疏散
王晓玲[1];王艺[2];高喜玲[1];张丽娟[1];李明阳[1]
(96-104)
函数乘积的有关性质举例分析
朱彩兰[1];张红锋[1]
(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