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是湖南省社科联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反映社科研究的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创刊15年来积极面向社科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求真,扎实开拓,相继编发了一系列思想性强、学术性精、创新性优、影响大、价值高的文章,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好评。
- 主管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675
-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161/C
- 邮发代号:42-22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观对齐面临的若干困境
孙伟平[1,2];刘航宇[2]
(1-8)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与自然统一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严卿[1]
(9-16)
马克思“人的解放”文化观研究
蔡甜甜[1]
(17-25)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深刻意蕴
张浩[1,2]
(26-35)
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
丁馨妍[1];唐皇凤[2]
(36-43)
数实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理论脉络、实践难点与制度构建
刘一书[1]
(44-52)
新时代长江经济带的双循环效应及其区域一体化政策转化路径研究
王韬钦[1]
(53-61)
要素协同集聚赋能未来产业发展:理论框架、内在机理与现实进路
潘为华[1];刘亚威[2];潘红玉[3]
(62-71)
新质生产力赋能湖南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从内在逻辑、基本遵循、路径指向等角度剖析
周妍玮[1]
(72-79)
新质生产力及其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践行理路
严小龙[1,2]
(80-86)
数字政府大语言模型应用的风险及其调适路径——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
吕佩安[1]
(87-96)
政党主导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经验
黄小兵[1];郑吉峰[1]
(97-105)
论“利他免责”应成为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郭忠[1]
(106-114)
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条件下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现实挑战与机制创新
罗仲尤[1];曾平[1,2];王桂娟[1]
(115-122)
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提升:逻辑理路、基本构成与实践路径
凌灿[1]
(123-130)
情感共同体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周永根[1]
(131-139)
中国共产党领导警察胜任力培养的制度演进与历史经验
范瑛[1]
(140-148)
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模式建构和实现路径研究
潘建明[1];刘铁芳[1]
(149-156)
中医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价值、理念及路径研究
肖丽[1]
(157-164)
晚明科举会元之文的新变特点
周勇[1]
(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