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

曾用刊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75年,是以青藏高原民族历史、文化等为研究重点的学术性理论研究刊物。

  • 主管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 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75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227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71/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正增长社会”视域下企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五 郝国强[1];戚可夫[1] (1-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高岳涵[1];沙亚南[1] (12-21)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边疆少数民族妇女经济角色变迁研究——基于怒江沿边三县(市)的田野考察 李智环[1];旷杰[1] (22-29)

新时代乡村体育文化空间生产的在地性表达与行动路径——以贵州“村BA”为例 于瑞强[1,4];谢艳娟[2,3] (30-38)

共生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广西G市5县6社区1083名移民的调研分析 马静[1] (39-49)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建设的维度、困境与进路——以河源双田畲族村为例 郭璇瑄[1];陈少榕[1] (50-56)

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嵌入与内生发展动力研究——基于青绣产业的经验调查 仙珠[1];杨妍[1] (57-65)

“侨力量”、跨境联通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分析 杨菁华[1];余富强[2] (66-72)

后小康时代青海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周倩[1];王家斌[2] (73-83)

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孙誉嘉[1];费杜秋[2] (84-92)

滕尼斯的概念思维方法 户晓辉[1] (93-99)

秦始皇传说的地方性研究 施爱东[1] (100-108)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与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 方李莉[1];刘召洁[2] (109-122)

真实性原则与文化遗产保护再思考:从奈良会议到全球化语境 王永健[1] (123-133)

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自觉的思考 朱阳[1] (134-144)

敦煌石窟研究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向 冯丽娟[1] (145-155)

藏传佛教高僧像所见多民族文化交融 才让卓玛[1] (156-171)

新时代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王坤[1];王诗怡[1];唐丽梅[1] (172-176)

教育对口援疆政策的话语分析 马焕灵[1];阳敏[1] (177-185)

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研究的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张佳[1];谢丹[1];谢泽慧[1] (18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