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州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简 介:《中州大学学报》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反映我校及学界同仁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宗旨。以反映我校及学界同仁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宗旨。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州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15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275/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乔典运《满票》的转载、改编与传播
李勇军[1]
(1-5)
生态叙事、地方经验与女性书写——论青青的散文写作
朱鹏杰[1];肖瑞雪[1]
(6-11)
域外共鸣:论《北征》在古代朝鲜诗论中的诠释维度
赵与栋[1]
(12-17)
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度融合
陈柳钦[1]
(18-26)
从“赛博空间”到“元宇宙”:河南非遗数字化保护路径探析与反思
刘鹏昱[1]
(27-3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张彩虹[1]
(35-39)
人工智能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武蕴[1]
(40-44)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生成逻辑、知识建构与实践转换——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陈华森[1]
(45-54)
人工智能治理的比较法简析
栗鑫[1]
(55-59)
战役下的战“疫”——论解放大西南时期的疟疾疫情应对
温金童[1];孟柏辰[2]
(60-65)
中央苏区时期党对医务人员政治认同的建构及其成效探析
曾芳莲[1];曾新华[1]
(66-71)
“邕钦”“廉玉”盐道史迹与风俗探微
庞广仪[1];陆一萍[2]
(72-79)
儿童绘本数字化出版中的情感体验层次构建——以ARpedia数字绘本为例
刘岩妍[1];刘艺璇[1];袁毅[1]
(80-84)
新媒体时代提升黄河文化精神与价值引领力路径探讨
陈春梅[1]
(85-90)
高校思政教改双螺旋式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王苏琪[1]
(91-96)
焦裕禄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机制构建
武香俊[1]
(97-102)
研究性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的教学路径探索——以“随机过程”课程为例
聂亚昕[1];胡贵新[1];白慧云[1]
(103-107)
新工科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以“基础工程”课程为例
杨庆年[1];王永伟[1];张彩霞[2]
(108-112)
研究生波谱分析课程的现代教学实践策略
郑昕[1];时梦红[1];秦洁琼[1];韩丹丹[1];李玉玲[2];徐翠莲[1]
(113-117)
条件随机场的特征函数产生机制及量化研究
于江德[1,2];黄继海[1,2];刘秋菊[1,2]
(118-12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矿柱失稳预测研究
赵雯雯[1];龚剑[1];焦华喆[2];杨柳华[2]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