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高教探索

高教探索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高教探索》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反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它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坚持科学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前沿性,力求学术高品味;它弘扬了传统和民族优秀的高等教育理论,及时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刊登了一大批高质量、有思想、有深度的选题广、观点新颖的学术论文。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州市小北路15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7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09/G4
  • 邮发代号:46-29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S1期

公共治理视域下应用型高校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张皓[1] (4-6)

基于TQM理念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 杜昊凡[1];安奥杰[2] (7-9)

新师范视角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创新实践 马鑫[1,2] (10-12)

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的诚信问题及改革对策 鲜宁[1] (13-15)

基于以赛促教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及未来向路 蔡燕玲[1];吴展芬[2,3] (16-18)

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成勇[1] (19-21)

新文科视角下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 彭静[1] (22-24)

基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钟山[1];章嘉怡[1];周怡彤[2] (25-27)

数字化转型下课堂教学形态变革研究 郑金明[1] (28-30)

全员育人导向下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生态重塑 耿丽敏[1] (31-33)

新时代高校声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庆珍[1] (34-36)

美育视域下的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郝琳[1] (37-39)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创新设计 李长喜[1] (40-42)

“行动导向”转向“知行并举”的学徒制:教学转向与制度设计 潘杰宁[1] (43-45)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术类专业教学的策略 沙永年[1] (46-48)

数智化时代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破解思路 王瑞敏[1];张乾清[2] (49-51)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机制的生态反思与重构 王婷婷[1];张玉良[1] (52-54)

基于工程认证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徐彬焜[1];徐建业[2] (55-58)

全面育人导向下高校美育的新使命与新路向 严岩[1];徐志成[2] (59-61)

新征程中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其突破对策 禹雪璐[1];李兴华[2];翟一飞[1];陈刚[1];李海军[1] (62-64)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然指向、问题审视与实施策略 张磊[1] (65-67)

信息化时代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赵明坤[1] (68-70)

AI时代下的艺术设计创新型教学模式 朱江[1] (71-73)

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赵晓雪[1] (74-76)

课堂革命背景下在线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陈晨[1] (77-79)

流程再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践 李海军[1];张鹏军[2];刘陈平[3] (80-82)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价值功能和实践进路 丁亮[1] (83-85)

“互联网+”下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董业凯[1] (86-88)

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 刘健[1] (89-91)

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 王真真[1,2] (92-94)

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吴莉[1] (95-97)

以思政教育渗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许文[1] (98-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杨少波[1] (101-10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尹黎[1];冯耀文[1] (104-106)

数智化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张薇琳[1] (107-109)

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的策略 付荣[1];李美珍[1] (110-112)

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刘同敬[1];刘金菊[1];江礼武[1];章星[1] (113-115)

“双创”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张蕊[1];严宁宁[1];朱文彬[1,2] (116-118)

智能教育背景下人机协同学习的本质特征与实践进路 陆松波[1,2];张立新[1] (119-121)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沈菁[1] (122-124)

人才强国战略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王明瑞[1];李加州[1] (125-127)

辅导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中的多元角色定位与实践路径 张正黎[1] (128-130)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蔡梦雅[1] (131-133)

“共生体”视域下师生关系的特征及重构 王尚杰[1,2] (134-136)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协同路径 吴雪贤[1] (137-139)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本质、现实异化与消解路径 赵元祯[1] (140-143)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黄小玲[1] (144-146)

基于交互场景视域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诊断与提升探究 李兴振[1] (147-149)

“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肖蕾[1,2];张雨翔[3]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