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曾用刊名:佳木斯师专学报
简 介:《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佳木斯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刊物。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登载本校和校外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园地。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佳木斯大学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25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88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412/C
- 邮发代号:14-27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与建设理路
孙墨馨[1];薄海[1]
(1-4)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研究
李艳阳[1]
(5-8)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旨归、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
徐冬先[1];卜铭薇[1];刘瑞[1]
(9-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到进一步阐释——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王建树[1];武威利[2]
(13-17)
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内在契合
李美月[1];徐飘[1]
(18-20)
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及对当代的启示
陈文[1]
(21-23)
新时代背景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多维路径
吴静[1];陈华[1]
(24-27)
新发展理念引领安徽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基于价值、问题与路径的分析
简红江[1];黄凤霞[2]
(28-32)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与旅游产业智慧化融合发展研究
刘超[1];孙婧[2];高尚[1]
(33-37)
数字化视角下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的实践策略
李玉琳[1];闫小红[1];吕宝龙[2]
(38-41)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与激励干预研究
厉进伟[1]
(42-44)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评价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效率分析
杜宇能[1];孙杰[1];白传金[1]
(45-51)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向度
张军[1];管哲琦[1]
(52-54)
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以阜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为例
刘德方[1];李鹏[1];赵正平[1];韩波[1]
(55-58)
大学生社会化成长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研究
陈向楠[1]
(59-61)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政治引领的百年历程与现实经验研究
李自芳[1];凤姝[1]
(62-65)
中国青年网络民族主义集群行为与价值引导研究
蓝炜[1]
(66-70)
红色文化的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现实进路
任家高[1];聂勇[2]
(71-74)
姚鼐散文的艺术特色研究
方冬松[1]
(75-76)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家的空间特征写作手法研究
王志凤[1];高明玉[2]
(77-81)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复仇心理分析
李婷婷[1]
(82-85)
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及朴素美学
刘书畅[1]
(86-90)
新闻类网站虚拟语言景观的基本构成、特点分析及治理路径
严岳峰[1];徐全亮[1]
(91-94)
智能化时代翻译学的变革与大语言模型的作用
张晨佳[1]
(95-99)
动漫IP创作中的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
刘晓峰[1]
(100-102)
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动画创作路径探析
徐磊[1];王华本[1]
(103-107)
宋代博物志中的中国传统化学思想
许晓东[1]
(108-110)
清末民初国画报刊的传播及意义
张西霜[1];刘立伟[1]
(111-113)
陶瓷工艺在徽派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
朱水江[1];胡亮[2]
(114-116)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探析——以全球文化交流为视角
徐曼琪[1];曹美兰[1]
(117-120)
韧性视角下的北方渔猎民族乡村聚落景观评估研究
张敏[1];曹馨跃[1];张艺菲[1];张俊玲[1]
(121-127)
深入挖掘新疆少数民族古籍讲好中华文明的历史故事
葛维娜[1];葛丰交[1]
(128-131)
体教融合视野下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现实问题及纾解对策
张宝明[1];杨晓燕[1]
(132-135)
人本管理视域下高校教务管理效能提升策略
徐爽[1]
(136-139)
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彭敏[1,2]
(140-142)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机制研究
王李艳[1]
(143-146)
新时代“优师计划”师范生乡村教学胜任力评价及培育研究
马楠楠[1]
(147-150)
基于PDCA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李宪芝[1];李传奇[1];徐广晨[1];杨锡军[1]
(151-153)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用菌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分析——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例
周志国[1,2,3];孙一凡[1];张馨予[1];杨子涵[1];孙艳香[1];任思竹[1,2,3]
(154-156)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维探析
乔丹[1];姚晨曦[1]
(157-160)
金融工程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吕双[1]
(161-164)
关于开展微积分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黄金莹[1];赵宇[1];李东[1];刘琳[1]
(165-16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高燕[1];陈昀岚[2]
(169-17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探析
李范成[1];张晓光[2];魏金枫[1]
(173-174)
“循证医学+TBL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宋广斌[1];王佳琦[1];王增冕[2];栾毕奇[1];张艺莹[1];丛莹莹[1]
(175-179)
人工智能技术在核医学领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
刘媛媛[1];徐丽超[1];闫晓琪[1];迪普[1];拉佳[1]
(180-181)
学校体育中“身体教养”理念的灌注促进学生健康协同发展研究
赵峥[1];刘树峰[1];綦彬彬[1]
(182-184)
TRIZ理论创新思维在高校英语听说能力训练中的运用
陈坤[1]
(185-187)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杨珊珊[1]
(188-190)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公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陆嘉[1]
(191-192)
案例教学法在MTI笔译课程思政中的创新实践与策略优化探索
王晓慧[1]
(193-196)
基于情感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研讨互动教学策略
朱振[1]
(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