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现代中文学刊

现代中文学刊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7-201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曾用刊名:中文自学指导

简  介:《现代中文学刊》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学刊》鼓励中文学科内部各专业的贯通,鼓励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内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7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2026/G4
  • 邮发代号:4-41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人(世)间流转的知识与生命 黄子平[1] (4-7)

现代文学与传统金石学的互动研究——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心 梁鸿威[1] (8-17)

缘“情”归宗:白先勇晚期风格与古典传统的当代转化 王小平[1] (18-25)

作为“二流子”的阿Q与启蒙中国危机 程小强[1] (26-34)

“北京—中国”的话语同构:鲁迅与鹤见祐辅的对话 李茜烨[1] (35-43)

鲁迅《四日》底本问题 陈晓淇[1] (44-52)

论“上海十年”时期鲁迅的北平“纠结”——兼论“学者鲁迅”之终结 甄皓涵[1] (53-65)

19世纪欧洲革命与鲁迅民族革命思想的演进 殷鹏飞[1] (66-74)

《中国文学批评》与民国时期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建构的尝试 张钰筱[1] (75-82)

“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城市书写的诞生与形塑——以《我们夫妇之间》为中心 谢文芳[1] (83-90)

关于“第六代”电影的缘起、转型与评价 谭逸辰[1] (91-98)

王际真的文学理念及其批评观 王海龙[1] (99-106)

西方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王际真[1];王海龙[2] (107-111)

胡适演讲佚文与叶圣陶小说《脆弱的心》的互文关联 冯瑶[1] (112-121)

徐芳集外诗文考释 胡斌[1];胡淑英[1] (122-132)

施蛰存与《文史知识》编辑部 刘军[1] (133-139)

从革命文艺到“左联”:《夏衍年谱》(1927年5、6月间——1930年4月) 陈奇佳[1];宋晖[2] (140-147)

重绘文化冷战中的香港地图与媒介景观——读傅葆石《香港媒体与亚洲冷战》 秦雅萌[1] (148-153)

“关系”中的大众政治及其疑难——评齐晓红的《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 石岸书[1] (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