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Studies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Theori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本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社会主义新旧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 主管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38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827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672/A
- 邮发代号:4-52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进路
                                    
                                
                                    
                                        张允熠[1,2];刘松璘[3]
                                        (1-12)
                                    
                                         
                                    
                                    
                                    
                                
                                
                                    
                                        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
                                    
                                
                                    
                                        蒲德祥[1];程恩富[2,3]
                                        (13-23)
                                    
                                         
                                    
                                    
                                    
                                
                                
                                    
                                        邓小平对“现代化”概念的运用与阐释
                                    
                                
                                    
                                        宋学勤[1,2];李昊天[3]
                                        (24-33)
                                    
                                         
                                    
                                    
                                    
                                
                                
                                    
                                        陈云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
                                    
                                
                                    
                                        曹应旺[1]
                                        (34-40)
                                    
                                         
                                    
                                    
                                    
                                
                                
                                    
                                        “以物资为标准”:1944—1957年陈云的货币思想及其实践
                                    
                                
                                    
                                        赵凌云[1];魏苗[1]
                                        (41-55)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历史主动精神
                                    
                                
                                    
                                        程美东[1,2,3,4]
                                        (56-61)
                                    
                                         
                                    
                                    
                                    
                                
                                
                                    
                                        大革命失败前后毛泽东独立自主探索土地革命问题再研究
                                    
                                
                                    
                                        胡宗山[1];童宇[1]
                                        (62-7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逻辑
                                    
                                
                                    
                                        潘金娥[1];徐闻浓[2]
                                        (71-80)
                                    
                                         
                                    
                                    
                                    
                                
                                
                                    
                                        列宁经济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高建昆[1]
                                        (8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