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专业性技术类期刊。报道中外电影艺术发展动态,发表电影理论与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及电影创作等。读者对象为电影院校师生、专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有英文目次和摘要。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14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77/J
- 邮发代号:82-17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主编的话
(1-1)
机器能动性与数据化:人类中心主义之后的劳动与价值?
圣杰内·马克莱伊[1];克劳迪奥·塞利斯·布埃诺[2];李帅[3];李芳[3]
(4-16)
中国表现主义电影表演的动力关系分析
厉震林[1]
(17-24)
间离性:当代影像表演的一种美学考察
沈嘉熠[1];杨晨[1]
(25-32)
抵达真实:虚拟表演中演员的意识问题探讨
刘宇婕[1]
(33-43)
数影智融时代:电影表演创作形态的跃迁与技术嬗变
张晰[1]
(44-50)
电影形象美学:发掘电影演员潜在特质创造角色艺术生命
杜玲玲[1]
(51-58)
户外大屏类裸眼3D影像的城市空间叙事研究
张心怡[1];王德阳[2]
(59-68)
地方理论与城市意象:节展建设中AIGC技术对北京城市形象的赋能
白莉莉[1]
(69-77)
“表情”批评的跨媒介实践(1914-1931)——兼及中国特色表演体系的本土生成
姜岩[1]
(78-88)
政治、受众与表演“: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身份建构的多维解析
严蔚[1]
(89-97)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的戏曲观
冯果[1];韩鸿滨[1]
(98-107)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德电影交流与社会主义话语的建构
周根红[1]
(108-119)
电影的视觉问题与物思想——第十一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严文军[1];王振[1]
(120-124)
中国电影“文化与审美”现状研讨会综述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