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简 介:《中小学教师培训》创刊于1984年,原刊名为《高师函授》,1989年更名为《中学教师培训》,1993年更名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是教育部指导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园地。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前沿理论;探索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路径;交流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经验;提升中小学教师实践智慧;宣传国内外最新师训成果;揭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本着重特色、树品牌、谋发展的办刊原则,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办刊风格,注重理论研究,突出实践应用,追求理论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结合。做好师资培训者的助手、校长的参谋、教师的论坛。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05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214/G4
- 邮发代号:12-10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成果导向技能训练:提升校长培训专家成果提炼能力——基于2023年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省级集中培训项目“校长培训专家培训(E1)”项目探索
陈丽[1]
(1-6)
“国培计划”效能评价的内涵意蕴、政策依据与行动逻辑
田宝军[1];王光华[2];高骏腾[3]
(7-12)
区县研训教师的角色重构:时代要求 实践内涵 保障措施——以重庆市开州区的“三层六维”模型为例
黎万江[1];王蜀明[1]
(13-18)
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现状、热点及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李宁[1];夏湘慧[1]
(19-24)
脱贫摘帽区县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7467名教师的聚类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
吴崇文[1];梁红梅[1];王梦寒[2];崔校鹏[1]
(25-30)
教研活动中的反思共同体:逻辑、特征及区域实践——以初中信息科技学科为例
翁家隆[1,2]
(31-35)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专业知识再审视——基于TPACK的分析视角
刘冠群[1];谢忠新[1]
(36-41)
AI赋能中小学教师备课的变革图景与实践机制——以高中数学“余弦定理”为例
徐波[1];吕增锋[1]
(42-46)
小学语文“三段转化式”模型中“对比讲”的维度指向
高修军[1]
(47-51)
基于小初衔接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为例
吴珍[1]
(52-55)
数学情感: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及未来走向
张定强[1];王语峤[1]
(56-60)
问题、对策、实施与评价:整体把握分数运算的教学行动研究
董文彬[1];杨明全[1]
(61-67)
小学数学学习性评价反馈话语的模式构建、应用效果与优化策略
许诺[1];许娟[2]
(68-73)
中学英语作业有“语言”无“文化”的困境与破解
秦鹏[1];王连照[1]
(74-78)
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历史教师价值自觉的四维向度实践逻辑
王艮胜[1]
(79-84)
中考历史命题对接新高考理念:多维考析与实例阐释
骆增翼[1]
(85-90)
初中化学发展跨学科思维的问题设计探索
卢天宇[1];吴冰玉[2];艾进达[3]
(91-95)
中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意义、问题与破解
韩爽[1];马春雨[1]
(96-100)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转型逻辑与升级路径
孙晓明[1]
(101-105)
澳大利亚初中科学课跨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及启示
何光峰[1]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