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海
Academia Bimestri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学海》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本刊的重点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主题研讨就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专题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学科,尤以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为主。《学海》倡导朴实、严谨的学风,为现代中国的学术传统做出自己的努力。
-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9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7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08/C
- 邮发代号:28-20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数字中国建设:大国博弈的基石
安同良[1]
(5-17)
目标治理: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以五年规划为视角的分析
彭斌[1,2];庞欣[1]
(18-28)
为公共行政学的AI与AI的公共行政学
于文轩[1]
(29-35)
社会治理的技术维度与技术观
张康之[1]
(36-44)
数字化进程中政策界面的隐喻与治理
向玉琼[1]
(45-54)
乡村治理共同体:城乡融合发展的完善路径
刘培功[1,2]
(55-64)
城乡融合视域下村落传统的发现与再造
苗延义[1]
(65-75)
关系性耦合:合作社组织与企业伙伴关系的实践逻辑
邴正[1];于欣[1]
(76-86)
东亚“造村”视域下城乡融合的行动路径——以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为中心
田毅鹏[1]
(87-97)
数智领域立法系统化建构
宋子寅[1];夏扬[1]
(98-109)
数字时代劳动立法的技术障碍与完善路径——基于新型劳动关系的思考
张颖慧[1]
(110-118)
“非遗”保护赋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路研究
朱志平[1]
(119-129)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视角
王鸣昊[1];付茜[2]
(130-136)
面向治理空间:应急响应中的政社互动
徐萌萌[1,2];刘伟[3]
(137-144)
从关系取向到生态取向: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逻辑转换及其内在机理
徐选国[1];杨璠[1,2]
(145-155)
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元成因耦合机理与防范
王俊勇[1];肖斌卿[1]
(156-166)
论行政执法权下沉的国家能力基础
孟融[1]
(167-177)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及其认定规则建构
王秉昌[1];李永军[1]
(178-188)
儒道乐论的对峙与互补
徐嘉[1,2,3]
(189-200)
侧身民众:泰州学派的传播范式及当代启示
时光[1];王月清[2,3]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