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音乐
People's Music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曾用刊名:人民音乐(评论)
简 介:音乐艺术理论刊物。对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演出及各种音乐活动进行报道和评论。
-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外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1510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47-657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55/J
- 邮发代号:2-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图片新闻
(2-2)
百事之成 必在敬之——张振涛学术成就管窥
朱莹莹[1]
(4-9)
清乐有调 太和无声——有感于贾国平的管弦乐《琴况二则》
何毓奇[1]
(10-13)
中国故事“墙外开花”——评贾国平的古筝、竖琴与管弦乐合奏《万古江河》
刘洋洋[1]
(14-17)
文脉相承 凝粹成音——记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2024(武汉)年会
喻波[1];姬骅[1]
(18-21)
具象化的人格声音——从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在《第三交响曲“中国四季”》中的演绎谈起
吴姗[1]
(22-25)
书写中国人的爵士风骨——刘元与“爵士法”
郭鹏[1];王烊烊[1]
(26-31)
中国民族音乐视唱教学路径探索——以“带腔视唱”为手段
李晓薇[1]
(32-36)
“反”歌剧的后现代批判——关于贾国平《野草——心灵独语》戏剧美学的反思
张浩哲[1]
(37-43)
音起虚盈之间 道入众妙之门——评现代室内歌剧《老子出关》
邓香凝[1]
(44-50)
吹响新时代的号角——国家艺术基金管乐艺术表演及评论人才培训综述
王天时[1]
(51-53)
音乐家传记写作的“三学”品格与境界——赵仲明《浪漫、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序
居其宏[1,2]
(54-56)
海派无派:声腔里的传承与破界——“音为梦想 并蒂花开——方琼、杨学进‘上音’岁月40载庆典音乐会”述评
鲁瑶[1]
(57-62)
歌剧学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的双重维度——第三届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述评
陈佳[1,2]
(63-67)
第二届中国音乐评论推优活动论文征集通知
(67-67)
取径 方法 思维——“首届音乐实证研究论坛”述评
张严翰[1];吴佳妮[2]
(68-71)
《我的音乐人生——樊祖荫口述》新书发布与出版座谈在京举办
(71-71)
谱隐录
张振涛[1]
(72-75)
谈民族器乐演奏的“声”和“韵”——以胡琴演奏技巧为例
刘长福[1]
(76-79)
社会阶层、公共空间与自我约束——19世纪欧洲歌剧院观众行为变迁的社会意义
黄琼琼[1]
(80-85)
寻伴 问根 自在——新加坡华乐团民族管弦艺术观发展进路回望
姜音[1]
(86-90)
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成立20周年音乐会举行
(90-90)
歌声振林樾 闽水情长流——福建省歌舞剧院歌剧创制的可持续模式之思
李方郁[1]
(91-95)
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
(97-97)
魏然 青年打击乐演奏家
(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