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Teacher's Journal

曾用刊名:教育人事

简  介:《中国教师》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报道和解读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重点话题,通过专题、名家特约、教师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治校方略、教育叙事等栏目,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提供思想梳理、方法构建和经验借鉴,支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助力学校管理和教师成长。同时,通过教育叙事、人物专访等栏目,记录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宣传“四有”好老师形象,反映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生涯状态。《中国教师》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以其思想前沿、学术品位、专业引领和人文情怀的办刊风格。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200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2-3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912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 邮发代号:82-11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聆听雷锋精神 紧抓国防教育 (F0002-F0002)

生成式AI重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新范式 王晶莹[1,2] (1-1)

GAI赋能学科教学:核心价值、关键特征与实施进路 张东升[1];李孟坤[1] (6-11)

生态视角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南宁市“1+3”联动机制的探索 李杰[1] (12-15)

探寻强师的民族文化底蕴——教育家精神的儒家谱系及其价值 杨俊铨[1];刘婉[1] (16-21)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 (22-22)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内涵解析、现状审视与优化策略 高潇怡[1];刘天伟[1] (23-28)

“三阶段·七课型”模式下的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实践 朱启平[1,2];李秋菊[2];葛永普[2] (29-32)

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实践:历史脉络、现实困境与未来进路 张璞[1] (33-37)

情境创设激发科学思维——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 陈佳敏[1] (38-41)

“阳光·简约”教学,让课堂生态与学习效率共闪光辉 王建春[1,2,3] (42-46)

如何让生物学课堂阳光而简约——以“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为例 徐青松[1] (47-50)

阳光基于仁爱简约源于透彻——王建春老师教学思想述评 胡继飞[1] (51-52)

核心概念驱动下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三维路径探索 冯海泉[1] (53-57)

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的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以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为例 陈勇[1];马海燕[2] (58-63)

“求联”视角下结构化分析处理数学教材的策略——以北师大版“确定位置(一)”为例 王剑[1];陈力[2] (64-67)

文化意识培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孙亮亮[1] (68-73)

初中语文“发现者课堂”的本质内涵及建构途径 卢芳芳[1] (74-77)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张顺[1] (78-81)

班主任故事力的要素与修炼路径 周俊[1] (82-85)

教师教学述评:分析框架、构成要素和实践运行 刘培培[1];廖荣德[1] (86-90)

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发展策略 焦文海[1] (91-93)

基于知识共享的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实践策略 陈琰[1] (94-96)

STEAM教育理念下共学共历共评共长——以大班《中国桥》亲子阅读项目为例 邱欣怡[1];应美萍[1] (97-100)

关于幼儿园童话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周爱萍[1] (101-104)

5E教学模式助推幼儿深度学习——以大班“江心屿的双塔”项目活动为例 郑和[1] (105-108)

积极养育理念下的家校协同育人实践 丁岚[1] (109-111)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过程一体化实践研究 张丽莉[1,2];支梅[3] (112-1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的策略研究 李艳红[1] (115-117)

以体育人:小学德育的有效实践路径 吴聪慧[1];徐峰[1] (118-120)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策略 李蕾[1] (121-123)

我与哥伦比亚大学交往纪实 顾明远[1,2] (124-125)

新加坡教学实习制度及对我国教师培养的启示 包锋[1]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