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师
Teacher's Journal
曾用刊名:教育人事
简 介:《中国教师》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报道和解读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重点话题,通过专题、名家特约、教师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治校方略、教育叙事等栏目,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提供思想梳理、方法构建和经验借鉴,支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助力学校管理和教师成长。同时,通过教育叙事、人物专访等栏目,记录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宣传“四有”好老师形象,反映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生涯状态。《中国教师》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以其思想前沿、学术品位、专业引领和人文情怀的办刊风格。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200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2-3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912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 邮发代号:82-11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7期
教育要主动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
马维林[1,2]
(1-1)
学校变革:以教师发展为内核的生态重构
林卫民[1]
(6-8)
新时代中小学科研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吕增锋[1]
(9-13)
“育人空间”与“空间育人”——亨利·巴纳德学校建筑教育观
王晨[1];宋月[1]
(14-19)
AI时代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转向
(20-20)
AI赋能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四大转向及理性剖析
李晓庆[1]
(21-24)
人工智能依赖,教育何为?
李阳杰[1]
(25-28)
“三个结合”:教师理性运用AI创新教学的策略
涂玉霞[1,2];卢禹[3]
(29-32)
AI时代中小学教师知识权威:价值、消解与复归
向柏蒿[1]
(33-36)
数智时代教师具身教学困境及超越策略
李鑫[1]
(37-39)
从技能训练到素养培育:小学劳动教育样态转型的探索
应西芳[1]
(40-46)
从一堂课走向一个项目——以“一棵树”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为例
应西芳[1]
(47-51)
深耕真实情境:从“一课”到“一树”的劳动教育实践图景
何铁勇[1]
(52-53)
文化自信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探究——以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教学为例
陈岳夫[1]
(54-57)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三驾马车”—以“因数和倍数”为例
田成[1];杨启宏[1]
(58-63)
以学为中心的音乐教学策略寻绎
王雄云[1]
(64-67)
数智技术赋能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价值、挑战与优化路径
金志远[1];王子琪[1]
(68-71)
任务驱动的思政课积极作业设计
匡乐华[1];柯晓燕[2]
(72-75)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以“经典史学论著研读”课程为例
周云[1];王斯雯[1]
(76-79)
反思与自主:对成熟期教师进行个案研究的发现与启示
严星林[1]
(80-84)
培育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师自组织”
费岭峰[1]
(85-88)
科技革命视域下教师阅读认知策展力的生成逻辑与提升方略
吴少平[1,2];王红[1,3]
(89-93)
基于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我的实习场”活动
金学英[1];隆春燕[1]
(94-97)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构建与实施
丁超[1]
(98-101)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绘本阅读的开展策略
李秀芝[1]
(102-104)
心育委员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望江县实验学校为例
王盛[1]
(105-10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活动设计策略
车玉晓[1]
(108-110)
家校合作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王先文[1]
(111-113)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探索
沈明[1]
(114-116)
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虚拟语气为例
卢立春[1]
(117-119)
一位并非教师的大先生
顾明远[1]
(120-121)
艺术学科教学论研究的新探索—《从偶然到必然:以问题引领的美术单元设计策略》读后
曹周天[1]
(122-124)
适合的教育,才能有效
林怀文[1]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