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地方志
Jiangsu Local Chronicles
简 介:《江苏地方志》(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江苏地方志》指导修志编鉴,研究,宣传江苏地性,促进地方志事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的机关刊物。
- 主管单位: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2号楼4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848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011/K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总结经验 部署工作 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2-2)
水韵江苏——古代江苏的四大文化带
张敏[1]
(4-8)
古国时代视野下的金坛三星村遗址
龙啸[1];李默然[2]
(9-13)
顺山集文化与“最早的江苏”
马志春[1,2]
(14-17)
潮起潮落看青墩——漫谈海安青墩遗址对后世的影响
吕春华[1]
(18-21)
改写南京建城史的长干古城
陈大海[1]
(22-26)
长三角河口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与农业文化遗产探析
卢勇[1,2];郭梦宇[1];尚家乐[2]
(27-32)
被扼住的“航运咽喉”:沙洲淤涨与近代镇江港埠城市的兴衰
庞煊麒[1]
(33-36)
长江之书:从空间维度看《世说新语》的行旅书写
刘伟生[1,2,3]
(37-40)
明初南京城墙砖运输初探
杨欢[1,2]
(41-43)
我与北京
马永青[1,2]
(44-45)
录安洲手艺人的时代转型之路
杨明慧[1,2,3];何杰[1]
(46-47)
南京地区明清方志中的形胜景观
唐晓岚[1];刘媛媛[1];施国俊[2]
(48-52)
东台海滨方言文化初探
章国荣[1,2]
(53-55)
古木逢春犹再发——漆砂砚在扬州的传承和发展
任彦馨[1]
(56-58)
姑苏千年:水巷深处的光阴之书
夏纪舟[1]
(59-61)
秦观家族与寄畅园
何秋华[1,2]
(62-64)
任中敏、朱自清的交往与疏远
陈宇[1]
(65-68)
立体的卷轴 星布的瑰宝:苏州门楼字额的文化意涵
倪浩文[1,2,3]
(69-74)
从《南京莫愁湖志》中的文学描摹看南京城市气质
宋文倩[1]
(75-78)
地方志:地方官政绩最精准的“天秤”
左健伟[1];张乃格[1,2,3,4]
(79-82)
[康熙]《苏州府志》的编纂与整理出版
曾学文[1]
(83-85)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集大成之作——《南船纪》简评
杨柳[1];甄晓燕[1]
(86-88)
志鉴编研中若干误区辨析
潘捷军[1]
(89-92)
二轮重修志书探析
莫艳梅[1]
(93-95)
镇村志编纂的精准导航 《镇村志编纂实务指南》出版
(96-96)
《八景山水图》之一(局部)
龚贤
(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