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办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蘩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480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606/G4
- 邮发代号:82-41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跨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外包陷阱
余胜泉[1]
(I0001-I0001)
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侧重于政策话语的梳理与解析
张力[1]
(1-8)
推进多模态大模型的教育深度应用:价值赋能、场景构建与实施建议
杨现民[1];卜浩德[1];李新[1]
(9-14)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机制、需求与路径
顾小清[1,2];王成梁[1];王培均[3];景玉慧[4]
(15-22)
与AI大模型对话促进深度思维:提问设计的科学与艺术
赵晓伟[1];沈书生[2];祝智庭[3]
(23-29)
课程改革:浙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先导
舒培冬[1]
(30-36)
“双减”政策视域下教育生态系统的底层逻辑
李威[1];李婵玉[1]
(37-42)
论校园儿童文学建构的教育世界及其教育效应
汤晨琦[1];高德胜[1]
(43-50)
论学科实践的教育学意义及其实现
杨道宇[1];王灿辉[1]
(51-56)
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小班化教学研究
葛道凯[1,2,3];彭华安[4]
(57-61)
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局长角色困境与提升策略
王成龙[1];张志勇[2]
(62-68)
试论教师宣誓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杨小敏[1]
(69-74)
校家社协同育人场域中学生主体身份的遮蔽与回归
刘金松[1];王贤德[2];李昕颖[3]
(75-81)
劳动项目式学习论析
纪德奎[1];刘灵鸽[2]
(82-88)
信息技术教育时代教学板书的式微与复归
柴军应[1];张明丽[2]
(89-94)
教师何以角色超载——专业资本视阈下教师角色的重构
王强[1,2];王帅[1]
(95-101)
重申教学的道德性:学科德育的根本旨趣及其路径优化
张霞[1];兰英[2]
(102-108)
音有尽而意无穷——评《周可奇笛箫埙作品集》
马潇潇[1]
(109-109)
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路径探讨——评《教育技术下的音乐教学研究》
姚仲达[1]
(110-110)
江南文人设计中的人、物、道、技共织——评《明清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
朱艺炜[1]
(111-111)
书法创作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评《中国书法十五讲》
马子轩[1]
(112-112)
中国古代书法批评思维方式的特点探析——评《批评与重构:中国书法美学的当代视域》
柳昕辰[1]
(113-113)
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共鸣——评《中国当代书法形态研究:中国书法文脉与当代变革》
王栋[1]
(114-114)
中国音乐史发展与教学之道——评《中国音乐史的历史进程与现代教学研究》
李莉[1]
(115-115)
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评《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董宁函[1]
(116-116)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探索——评《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刘甜田[1]
(117-117)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评《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研究及教学实践》
刘掬慧[1]
(118-11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策略——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周秀芳[1];冯毅翀[1]
(119-119)
多维度探索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翟建东[1]
(120-120)
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与育人方法探索——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孙百军[1]
(121-121)
现代西方舞台美术设计与舞台美术教育——评《西方舞台美术基础》
王峥[1]
(122-122)
以新时代发展理念凝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动能——评《新时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杨宁宁[1];姜志强[1]
(123-123)
立足学生舞蹈表演能力提升的高校舞蹈教学实践——评《舞蹈表演理论与高校舞蹈教学研究》
涂晓毅[1]
(124-12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脉络梳理——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孙静洋[1]
(125-125)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创新路径探讨——评《国家文化安全治理》
周青龙[1]
(126-126)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潘冬青[1]
(127-127)
基于国际传播需求的翻译课堂:师生数字素养及教学效能提升策略
刘畅[1]
(128-128)
兰少广|作品
兰少广[1]
(129-129)
苏伯英|作品
苏伯英[1]
(130-130)
向垚|作品
向垚[1]
(131-131)
中国教育学会期刊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32-132)
中国教育学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33-133)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以集团化办学践行教育强国使命
(134-134)
南外高中:基于立人而创新
(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