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汉论坛
Jianghan Tribun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江汉论坛》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创刊于1958年1月,是建国后国内创办最早的学术理论刊物之一,其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先生。50多年来,《江汉论坛》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与学术理论界同呼吸、共命运,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和参与各个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致力于推出治学严谨、具有较高学术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学术理论事业、培养和壮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江汉论坛》现已成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学术品牌和学术名片,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学术理论期刊之一。
- 主管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58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36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854X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18/C
- 邮发代号:38-22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张艳国[1]
(5-10)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韩美群[1]
(10-14)
构建数字时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自主的知识体系
张萍[1];张敏[1,2]
(15-19)
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学科体系的构建
岳奎[1,2]
(20-23)
水在长江文明构建中的多重角色:历史阐释与当代启示
郑晓云[1]
(24-32)
长江文化跨区域协同保护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蔡武进[1];张津期[1]
(33-42)
习近平关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与当代价值
刘雨萌[1]
(43-48)
新型举国体制与国家创新体系:内在逻辑、主要挑战与战略选择
周文[1];李雪艳[1]
(49-55)
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经济发展的效应与机制——基于2013—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碳强度的实证分析
栗向阳[1];张静[2]
(56-64)
经济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来自2003—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的证据
左挺[1];余振[2]
(65-74)
心学道德直觉中的意识与时间问题辨析
陆畅[1]
(75-82)
“自然善”生物功能观的“规范性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殷杰[1];李嘉琛[1]
(83-88)
中国形式美学自主话语体系的五维一体构建——以现代理想人性为体
丁茂远[1]
(89-96)
通观区域与全域的批评实践——以雷达的陕西文学批评为考察中心
景淑梅[1];李继凯[1]
(97-105)
边缘与融合:玛丽斯·孔戴笔下的“他者”身份与文化抗争
刘天乔[1];张瑾[2]
(106-111)
论民事责任优先的解释规则与救济路径
郭佳宁[1]
(112-117)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体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张恩典[1,2]
(118-126)
数字技术何以驱动乡村精细化治理转型——基于赣西北H村的个案研究
万栗江[1];张新文[1]
(127-135)
自主还是代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逻辑机制——基于浙江省A县“消薄”行动的思考
钟丽娜[1];吴惠芳[2]
(136-144)
碧山之春
李春梅
(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