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简 介:本刊是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立足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及青年最关心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教育等为主题,汇萃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服务于国内各级青年政策的制定与青年工作者、修正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员工。近年来,学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转载率连年达到40%,获得学术界评定的多个奖项,相关媒体作了报道。
-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79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18/C
- 邮发代号:82-66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重要回信精神
(F0002-F0002)
《哪吒之魔童闹海》何以出圈?——兼论青年文化主体性培育
陈文旭[1]
(1-12)
从试验到典型:“一五”时期北京青年突击队研究
董大伟[1];葛化博[1]
(13-27)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立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吴兴德[1];廖荷怡丹[1]
(28-38)
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中的青年劳动
胡钰[1,2]
(39-39)
人机共创中的主体性建构:DeepSeek介入下的青年创意劳动考察
闫佳琦[1];廖文钰[2];张帆[1]
(40-55)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都市文职白领的技能重构
陈昶文[1];曹钺[2]
(56-68)
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的链式中介模型
赵丹丹[1];张良驯[2]
(69-82)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社会情感能力与同伴接纳的链式中介作用
李超[1]
(83-94)
学前阶段健康逆境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李春光[1]
(95-110)
非法持有儿童性侵制品罪:法益证成、规范设计与司法适用
姚建龙[1];喻雨宸[1]
(111-127)
校园欺凌防治中的学校义务研究——基于96份裁判文书的文本分析
陈轩禹[1]
(12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