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
曾用刊名:青少年犯罪研究
简 介:《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由团中央主管、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主办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刊物和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指导刊物。
-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 主办单位: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35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48/D
- 邮发代号:2-82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成效
宫鸣[1,2]
(1-4)
强化问题导向 坚持制度自信推动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长远健康发展
苗生明[1,2]
(5-7)
双向保护原则在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困境及实现
张建军[1];吕嘉博[2]
(8-17)
送养儿童继续安置在收养家庭:动因、理论与规范路径
覃振模[1];殷一村[2]
(18-24)
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检察视角的分析
袁小玉[1];李若琳[2]
(25-33)
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性犯罪的态势分析与治理对策
周勇[1];户雅琦[1]
(34-40)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机制建构探析
王鹏飞[1];聂瑶[1];范荷香[2]
(41-48)
生成与遏制:未成年人的犯罪影响因素——基于QCA的组态路径分析
马艳飞[1];胡青[2]
(49-57)
论家庭秩序建构中家长管教权之法律边界及其限度——兼论家长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义务的实质化
陈小彪[1,2];陈俊静[3,1]
(58-68)
结构性暴力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机制研究
袁克[1];许博洋[2,3]
(69-80)
实质解释观下负有特殊职责人员范围的后果主义法律解释模式——基于164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贾飞扬[1]
(81-86)
强制猥亵特殊境遇未成年人案件中“强制”的认定
韩煦[1]
(87-94)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25年年会召开
(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