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典籍与文化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基本划分为六个版块,其中文化论坛版块,运用专论、散论、杂文等形式,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关注现实文化热点,进行理论阐述。文史新探版块,刊载有深度,有创见,且文笔流畅的考据性短文。文献天地版块,着眼珍稀文献的探幽抉微,传统文献的新意发掘,文献典藏流传的逸闻佳话。文化广角版块,透过具体细微的古代文化事象,多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学界纪事版块,刊载相关学人的师友交往,学术活动,治学心得;重要研究课题的进展状况,学术前沿信息;国内研究成果的客观评述。域外汉学版块,借鉴海外汉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开阔研究视墅。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 创刊时间:199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大学哲学楼32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324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992/G2
- 邮发代号:28-210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开元二十九年戒牒
荣新江[1]
(4-8)
敦煌册子本所见丝绸之路上的写本流动——以写本纸张特征为线索
冯婧[1]
(9-17)
俄藏Дx.11196与《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的流传及使用
路锦昱[1]
(18-25)
P.2823v《维摩手记》考
严世伟[1]
(26-39)
日本出土《论语》木简所见中国典籍的流布与习学
田卫卫[1]
(40-54)
《春秋》辞例学的建立——以《公羊传》《穀梁传》为中心
孙玲玲[1]
(55-61)
何为“正始之道”——兼论时序对郑玄《诗经》学的意义
秦东京[1]
(62-70)
敦煌本唐人诗题的文献价值与写本特征——以P.2567+P.2552为中心
朱利华[1]
(71-80)
宋人所辑十卷本陆机集分两系说——以《韵补》为线索的考察
王翊[1]
(81-91)
《明武宗实录》“王阳明”条发覆
谢一丹[1]
(92-102)
彭元瑞的诗学批评及其现实指向——以批校本《苕溪渔隐丛话》为中心
逯铭昕[1]
(103-111)
季振宜藏书题跋考略
井超[1]
(111-111)
上博藏楚竹书新释四篇
蔡一峰[1]
(112-118)
清华简《筮法》纳甲新探
蔡飞舟[1]
(119-126)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考源
詹静珍[1]
(127-134)
《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成书考
张志峰[1]
(135-143)
释“六种之宜”
罗振江[1]
(143-143)
星命文献中的生辰信息——从杨基生年与“木入斗”谈起
赵江红[1]
(144-153)
再论《续资治通鉴长编》注引《宋史全文》
李灵均[1]
(153-153)
吴人徐整小考
马楠[1]
(154-156)
牛马墙还是羊马墙?
王瑞来[1]
(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