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7-1992
简 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原《工会理论与实践》)是经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机关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遵循党的“双百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工作服务。本刊面向各级、各产业工会组织、面向广大职工群众、面向教学与科研,及时反映和探索工会在改革开放中的新经验,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贴近社会生活,是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良朋益友。
-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主办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375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0/D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中国工运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百年发展与展望
赵薇[1]
(1-15)
劳动竞赛的动员逻辑——以中央苏区春耕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王永华[1];康琴[1]
(16-27)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评价影响研究——基于工人—工会双重视角的综合评价分析
叶洋洋[1]
(28-39)
DeepSeek崛起对我国就业市场人才的影响:需求变革、供给挑战与政策因应
于凤霞[1]
(40-50)
支持高校毕业生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研究
王阳[1]
(51-66)
“劳动”话语的传播及其思想形塑——从“体面劳动”到“三个精神”
李双[1];付尧[1];王丽纯[1]
(67-76)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资本权力的劳动话语批判
吴文新[1];江永杰[1]
(77-88)
新时代劳动美的形象思维审视
魏泽文[1];赵平[1]
(89-100)
创意劳动的数字化重塑:任务、技能、关系
胡晓菲[1]
(101-112)
高校教师预告辞职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平衡——基于法院判例的实证考察
潘帅[1]
(1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