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初、中等教育专业刊物。其宗旨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理论研究,总结和交流改革中小学课程及各科教材教法的经验,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主要内容有: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材建设、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师生。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18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78/G4
  • 邮发代号:2-29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指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课程价值转向与实践路径 孙杰远[1,2,3] (4-12)

支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 李臣之[1];贺诚[2,3] (13-20)

课程改革何以言说“综合”——政策变迁中的观念发展及其意义 陈艳茹[1];安桂清[1] (21-28)

我国教学论教材中的“中国经验”样态及其升华 和学新[1];郝媛媛[2] (29-39)

教材评价30年:演变轨迹与驱动因素 张大伟[1,2];王雪纯[1] (40-46)

论课堂层次大概念的提炼与表达 王飞[1] (47-5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识性概念的思想来源探寻 王洪席[1,2];孙雯雯[1] (54-61)

中小学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一体化体系构建 高承海[1];王晋宜[1] (62-70)

论基础教育学业评价的“创新弱化”与破解策略 苏骁征[1];柳海民[1] (71-78)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生物学教材关键特征 谭永平[1,2];刘丹[3,2] (79-85)

艺术学科表现性评价与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胡知凡[1,2,3] (86-94)

新修订初中历史八年级统编教材使用建议 叶小兵[1,2,3] (95-99)

“诗教”对小学古诗教学的影响研究 陈丹[1];华林飞[2] (100-105)

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指标 陈薇[1,2];赵学武[3] (106-113)

中小学数学人工智能数字教科书的建设路径——基于韩国实践的最新启示 康玥媛[1];王光明[2,3] (114-120)

化学活化知识探论 张乾丰[1];郑长龙[2] (121-131)

科学教育加法视角下的科学思维培养 王颖[1] (132-138)

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化有机融入科学课程的路径探索 杨振东[1];于海波[1,2] (139-145)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冯加根[1] (146-152)

人教期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152-152)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务凯[1];李永鑫[1];王萍[1] (153-159)

人民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中国教材建设文献汇编(1949年前后) (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