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 & Practice)
简 介:本刊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为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广大教师、科研人员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
- 主管单位:黑龙江大学
- 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
- 创刊时间:1978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181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4107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64/G4
- 邮发代号:14-33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7期
青年化视角下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路径
彭小玲[1];彭楚风[2];周艺[1]
(1-4)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研究与质效评估
张海成[1];李涵[2]
(5-8)
在思政课教学中开掘党的二十大精神育人资源的理路
焦连志[1];吕莹[1]
(9-11)
语料库平台赋能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的运用
喻旭东[1];蔡佳立[1]
(12-15)
CAPS理论视角下的学生深度学习研究——基于L大学的数据分析
赵景娴[1];刘恩允[2]
(16-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张玲[1];张伟[1];毕力格[1]
(23-26)
数字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呈现特征及引导路径研究
张蓉[1];刘毅[2]
(27-31)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四位一体”导师制的教育探索
陈铎[1];鲍旭炜[2];滕乐生[3]
(32-35)
“学—训—评”一体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于鸿丽[1]
(36-39)
“卡脖子”背景下高校经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
邱国斌[1]
(40-4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多维情感分析
庄天琦[1]
(44-49)
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好青年培育的路径研究
张琳[1];牛伟鹏[2]
(50-54)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丁[1]
(55-57)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优化策略
汪德莉[1]
(58-61)
人工智能赋能“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课程的革新与拓展:以实践驱动探索和创新
马旭[1]
(62-65)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融合创新
熊丽泓[1]
(66-70)
基于专业认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
王晓庭[1]
(71-75)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从“信息生态学”课程实验教学视角出发
李纯[1];陈姗姗[1];刘文俊[1]
(76-80)
大学数学“一核三维”混合式教学路径研究——以一流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为例
孟桂芝[1];罗来珍[2];曹燕[1]
(81-84)
“高等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王静[1]
(85-89)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赵玉明[1];刘金辉[2];杨柳[1]
(90-93)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外贸口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孟静[1]
(94-97)
以Kimi为例探索人工智能在英语新闻写作教学中的助力作用
柯睿[1]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