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简  介:《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1987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3年改为双月刊,128个页码。本刊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始终恪守学术规范,坚持学术创新原则,倡导学术自由,开拓新知,探求真理,把求真、求新、求深作为刊物的一个重要办刊思想。在内容上,充分发扬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在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不断探索过程中,逐渐培植和形成学报的自身特色。2014年,本刊的“延安学研究”栏目在评刊中首次被评为陕西省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14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入选为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核心期刊(扩展版)。2018年,本刊再次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入选为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核心期刊(扩展版)。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与语言学、历史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延安大学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延安市杨家岭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9975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015/C
  • 邮发代号:52-7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的探索与启示 阎树群[1];罗国庆[2] (5-11)

延安时期任弼时对维护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探索 张家臻[1] (12-17)

延安时期女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再审视——以沈霞为例 马慧芳[1];胡欣悦[2] (18-24)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时空理路 王庆忠[1];曹晓峰[1] (25-31)

延安时期“两个结合”的实践创新 康华[1];郭少飞[2] (32-3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构建 王梅[1,2];张帆[2] (37-42)

使命型政党视域下党的历史任务与形象塑造 朱丽萍[1] (43-50)

赫尔墨斯在不同理论语境中的姿态——基于马克思哲学批判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观念与方法 张波[1] (51-57)

儒家丧祭之礼与其制度形式化 闫伟[1];杨文斌[1] (58-64)

以绿色生产力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殷莉[1] (65-70)

数字赋能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路径——基于共生视角的组态分析 高梅红[1];刘启雷[1] (71-80)

物流企业绿色创新策略研究 李健[1];王红[2] (81-88)

论高建群长篇小说《中亚往事》的史诗性书写 王俊虎[1];刘宇涛[1] (89-94)

潘岳《马汧督诔》发覆 郭静静[1,2] (95-101)

“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中国共产党对张学良的“盖棺定论” 王峰[1];齐文娟[2] (102-109)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与中共早期关于国家建设模式的探索 高雪枫[1] (110-115)

西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可为、难为与应为 冯海芬[1] (116-121)

中小学教育惩戒的问题表征与解决策略 王亚歌[1];洪娇[2] (122-127)

当代地域文类史研究的重要收获——评周燕芬《当代陕西长篇小说史论》 徐家盈[1] (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