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Shanghai Arts & Crafts

简  介:《上海工艺美术》海纳百川,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和世界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聚集地。坚持弘扬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传统的立场,也肩负着与时并俱的提升大众审美水平的重任。

  • 主管单位: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上海汾阳路7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071X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198/J
  • 邮发代号:4-57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传统与创新的交响——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孔令平 (2-4)

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之始末 张婕[1] (5-7)

21世纪玉雕的发展和传统技艺的现代化 吴南[1] (8-10)

群芳竞秀——从上博与民乐厂双联名看博物馆授权合作 吴喆姝 (11-13)

从熊猫金币到大铜章——陈坚币章艺术 陈蕾 (14-16)

设计手稿比较研究——“大白兔”背后的创制手稿 赵蕾;蒋诗韵 (17-19)

苏工造物 尘尽光生——中日民间工艺交流展侧记 怀念 (20-21)

基于观众认知对博物馆展览阐释设计的探索——以“寰宇东西”展览为例 黄逸鲸 (22-24)

从“技艺传习”到“文化共生”——江南手工艺研学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实践探索 孙志浩[1];汪付成[2] (25-27)

砚田刀耕——海派砚雕传承与焕新发展 汪志良 (28-30)

温润有方——和田玉人物雕中的君子文化 林国华 (31-33)

寄神宗美:从八木一夫、“走泥社”走向陶艺的“重构”之路 张学龙 (34-36)

中国现代教科书设计的萌芽——以商务印书馆《最新国文教科书》为例 张璟[1];赵晓[2] (37-39)

边界的突破——现代柴烧陶瓷艺术 蒋马祥[1];王轶子[1] (40-42)

有无相生——理查德·怀特利玻璃艺术作品的负形 郑闻卿[1];叶琳[2] (43-45)

AIGC赋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数字化重构与活化传承路径研究 周剑平[1] (46-48)

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椰雕产品的创新发展 张红梅[1];秦语心[1] (49-51)

土家族信仰空间在乡村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传承与利用 李一霏[1];俞彤彤[1] (52-54)

玉润漆辉——《自由的冥想》中玉雕与大漆的现代诠释 赵东 (55-57)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出版设计的研究架构问题 段卫斌;张璟 (58-60)

绿色设计理念背景下浙江龙泉青瓷文创产品创新 汤慧 (61-63)

医院软装设计中的艺术与人性化探索 李宇婷 (64-66)

门窗是建筑的眼睛——苏州寒山寺门窗工艺文化 袁晓华 (67-69)

江南水乡市镇文化空间时空性特征研究——以苏州同里市镇为例 杨帆[1];霍珺[1] (70-72)

华盖纹样在玉雕造像中的运用 姚圣云 (73-75)

磁州窑“黑白”理念在现代花器中的设计探索 杨倩[1];赵君[1] (76-78)

扬州古典园林铺地造景艺术研究 陈紫荻[1] (79-81)

“一镇一品”背景下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吴琦[1] (82-84)

泥土造像的“中间美学”探索——雕塑实践中的体悟与转化 侯金丽 (85-87)

高校“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以艺术类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为例 鲁硕[1] (88-90)

根雕创作的“破”与“立” 储宗梁 (91-93)

捶染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焕新 张红娟 (94-96)

金石风入玉——玉雕书法阴刻艺术 吴旷 (97-99)

大同上华严寺观音阁营造艺术探微 宾慧中;聂楠 (100-103)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展示空间叙事策略研究——以武汉自然博物馆为例 方洲 (104-106)

微更新视角下的社区绿地改造——以睦邻门人人花园为例 胡玉叶 (107-109)

高架桥下消极空间活力重塑——以上海北翟路中环桥下洛克公园为例 石晓雯 (110-112)

居民健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以政立路580弄为例 徐淑娟 (114-115)

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口袋公园设计要点分析——以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口袋公园及民防苑“治愈花园”为例 陈宣燕 (116-118)

从瑞兽纹到瑞兽葡萄纹——探寻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王艺颖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