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关世界
PR World
简 介:上半月,立足行业前沿,全面评述行业发展。独家报道最受瞩目的公关人物,最前沿的公关理论,最贴近实际的公关策略,最热点的公关案例,为读者提供最有借鉴价值的资讯,打造公关领域的优质资讯和行业交流平台。 下半月定位面向全国书画家、收藏家、拍卖行、画廊以及各类艺术品经营厂家,为其提供各类艺术品资讯和最新艺术品行业动态,并通过对有品质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推荐,引导艺术品爱好者正确消费,引领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
- 创刊时间:199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石家庄市师范街4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23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178/C
- 邮发代号:18-19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0期
《家山新韵》
童世明[1,2,3,4,5]
(F0002-F0002)
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怒江举行
(1-2)
广西乡村振兴语境下传播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与创新策略
黄冬芳[1]
(3-5)
国外科创金融生态圈建设典型模式借鉴与启示
吴雪云轩[1];许珏莹[1];曾璇[1];安福寂[1];胡天星[1]
(6-8)
大数据时代江苏基层社区智慧化应急治理研究
张琪[1];李婷[1]
(9-11)
短视频场域下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王嘉铫[1]
(12-1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建设
谢敏[1]
(15-17)
微信公众号与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现状与实践研究
熊立春[1]
(18-20)
基于主权区块链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吴亚玲[1];田永花[1]
(21-23)
高职院校班级心理团辅的优势研究
马业程[1];王继鑫[1];戴智伟[1]
(24-26)
课程思政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王姝锐[1]
(27-29)
五年制高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吴虹晓[1]
(30-32)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以皖北各大高校为例
徐小曼[1]
(33-35)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赵鑫[1]
(36-38)
思政教育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策略研究
蒋韵[1]
(39-41)
让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彰显魅力
刘霞[1]
(42-44)
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管理建议
孙仪[1]
(45-47)
基于岗课赛证的信息技术专业教育价值与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王艳[1]
(48-50)
“慢就业”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研究
徐晓雨[1];李娇阳[1];王贝贝[1]
(51-53)
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
刘楠[1]
(54-56)
社会责任感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与策略
高建慈[1];杨云[2]
(57-59)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牟莲新[1]
(60-62)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现状及优化路径
周其青[1];陆培彦[1]
(63-65)
时代赋能下信创人才培养体系探究与实践
劳丽芳[1]
(66-68)
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
佘雨洋[1]
(69-71)
民办高校学生身份管理策略选择及影响因素探索研究
钟燚[1];梁玥[1]
(72-74)
智能学籍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效果评估
李凤玲[1]
(75-78)
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公共关系构建与维护研究
邸科前[1,2];狄明洁[1];李月秋[2];沈玲[1]
(79-81)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陆秋宇[1];袁磊[2]
(82-84)
广西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马瑞瑞[1];甘进[1]
(85-87)
以公共关系教育为导向的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研究
宋彩玲[1]
(88-90)
高职院校危机事件应对与工作机制创新——以学生突发意外伤害为例
唐琪[1];王孟瑜[1];周一诺[1]
(91-93)
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为例
赵春丽[1];武晓舟[2]
(94-96)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以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靖霞[1];窦浩容[1];韦奇佳[1]
(97-99)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厚植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研究
张静[1]
(100-102)
新质生产力对高校时代新人价值观塑造的影响研究
张真墅[1];荀梦瑶[1]
(103-105)
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统计数据支撑与效果评估
郑涵夫[1]
(106-108)
公共关系视角下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崔智涵[1]
(109-111)
公共关系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理念
李晓蝶[1];李晓玉[2]
(112-114)
公民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及其提升策略探讨
李欣烨[1]
(115-117)
浅析出版物中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
张子翱[1]
(118-120)
研学与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
赵文嘉[1]
(121-123)
基于公关视角的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提升路径探析
周媛[1]
(124-126)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
盛一帆[1]
(127-129)
互动阅读游戏赋能广州十三行历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黎昱兰[1];许静[1]
(130-132)
教育技术融入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余陈美[1]
(133-135)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王晨晨[1]
(136-138)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西部地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创新
吴佳臻[1]
(139-141)
研究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阮文杰[1]
(142-144)
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模式分析
李坷滢[1]
(145-147)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路径研究
李思然[1]
(148-150)
信息化背景下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卢谊佩[1,2]
(151-153)
“适老化”改革视角下城市智慧助老行动需求与供给研究
杨亚琪[1];董路远[1];朱心茹[1];王文悦[1];张红伟[1]
(154-156)
AIGC在医院图书馆信息检索优化中的探讨
赵紫薇[1]
(157-159)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辛丛[1]
(160-16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探究
胡悦[1];王晓琦[1]
(163-165)
基于教师视角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现实困境与反思
李琳琳[1]
(166-168)
高校教师代表性成果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完善
秦臻[1]
(169-171)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赋能金融科技应用教学:培养适应未来金融人才的探索
许珊[1]
(172-174)
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杨燕楠[1]
(175-177)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探究
丁羽[1];孙薇[1]
(178-18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参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金邯郸[1]
(181-18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机制研究初探
李曼华[1]
(184-186)
高职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以河北省高职院校为例
刘洋洋[1];王菲[1]
(187-189)
数字化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困境与突破路径
杨丽华[1]
(190-192)
新时期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及路径优化探析
牟汶柏[1]
(193-195)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本科思政教育改革研究
李恬恬[1]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