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0月15日 Tue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优先发布

Wushu Studies

曾用刊名:搏击

简  介: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 主管单位:山西省体育局
  • 主办单位:山西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0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3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7/G8
  • 邮发代号:22-86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9期

武术史料学的任务 田文波[1] (0-0)

规训与失衡:长短兵运动与中国武术现代化嬗变 马廉祯[1];郑鹏飞[1] (1-4)

民国时期武当武术发展概况研究 甘毅臻[1] (5-8)

健康中国视域下传统功法处方库的设计与构建 张欣欣[1];郭纯[2];张彪[3];孙国强[4];周云焱[5] (9-12)

数字人文视域下少林武术特色档案资源库建设研究 齐少波[1];江闪闪[1] (13-16)

文化自信背景下武术技击属性和文化回归探索 陈芳[1] (17-19)

论传统武术场域与乡村文化治理——基于浙江天台武术“非遗”的田野调查研究 赵天才[1] (20-22)

人类学视角下川东北松溪内家拳养生文化研究 王圣[1] (23-25)

WSR系统方法论视角下柔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 张立强[1];侯涛[1] (26-28)

武术文化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意义 李壮[1];毛佳[1] (29-31)

走出“家”:孙膑拳名家杨明斋人生史研究 祝萌琦[1];唐韶军[1] (32-36)

电影《一代宗师》武术术语英译策略研究 华玲玲[1];贺慧琳[1];周苗[1] (37-40)

文化场景视域下中国武术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易彤[1];李士建[1] (41-43)

从射武到射礼:射武的道德社会化升格 贾祥龙[1] (44-47)

广东武术“非遗”发展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吉登凤[1];孟田[1] (48-50)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武术污名化现象的生成、致因与消解策略 郭子怡[1];林晓群[2] (51-53)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和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夏虹[1];姜飞[1];朱智越[1] (54-57)

传统武术软器械双鞭缠脖甩鞭动作技术分析 麻飞[1] (58-60)

我国武术散打赛事发展与优化研究——以“散打王”赛事为例 姚基瑞[1] (61-64)

异化理论视角下武术散打文化生态失衡与回归研究 李鑫[1];夏晨晨[1] (65-66)

武术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与对策研究 卢增澳[1] (67-69)

立德树人视域下太极拳课程思政“体认”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杨国珍[1] (70-72)

综合教育成效视域下山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案——以太极拳为例 王芳芳[1] (73-76)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安晓军[1];王彩平[2];王腾[3] (77-79)

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冉凯[1] (80-82)

武术哲学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德育价值研究 袁黎佳[1];漆晓燚[1];刘帅[1] (83-85)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内涵、价值意蕴及建设路径研究 项荣乾[1];赵发田[1] (86-89)

守正与创新:“双减”政策背景下跆拳道培训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郑少飞[1];王思远[2];郭胸怀[1] (90-94)

瑜伽运动健身功能及优势探析 朱亚萍[1];刘永光[2];杨小银[2] (95-97)

竞技跆拳道比赛节奏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鲍永臻[1];于士雄[2];徐福振[1] (98-100)

云龙山地白族“力格高”的口述史研究 王建超[1];王兴镜[1];李伟杰[1] (101-104)

常德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 游书娴[1];吴湘军[2] (105-108)

大运河沿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以河北段为例 王子健[1];张丽[1];孙妍[1];王怡[1] (109-111)

岭南民俗体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对国家认同机制的研究 胡颖梁[1];娄立杰[1];阳家鹏[2] (112-115)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杨家颖[1];隋红[1] (116-118)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李敬德[1];李梦园[2] (119-123)

中国式摔跤“绝招”技术的形成与培优 张玻源[1];朱金棒[2];马世坤[1] (124-127)

符号学视域下波密“西巴斗熊节”文化研究 于润泽[1];杨建军[1] (128-131)

文化润疆:中华体育文化助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李吉海[1];臧留鸿[1] (132-134)

江口县水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梵净山旅游资源运营路径研究 杨林[1];邵如蓉[2];杨全[3] (135-137)

乡村学校体育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时代特征及价值意蕴研究 于潇[1];兰景越[1] (138-140)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体育文化资源推广研究 钟海欧[1] (141-143)

基于NVivo12分析高校体育社团的质性研究 奚启超[1];王政[1];白洁琼[2] (144-148)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朱红彩[1];王佳乐[1];郭振华[1] (149-152)

数智融合背景下体育公园的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 吴彦辰[1];刘明浩[1];王政[1] (153-156)

阅读 (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