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创刊于1955年,1978年复刊,是我国高校中创办最早的人文社科学报之一。是教育部名刊工程、名栏建设项目入选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也是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内外名校图书馆长期订阅的期刊。期刊影响因子稳定上升,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及高校文科学报中排名保持前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57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10/C
- 邮发代号:4-3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主持人语
童世骏[1,2]
(1-1)
文明的标准与国际法——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佩里·安德森[1];丁雄飞[1]
(1-6)
在“安德森叙事”中阅读西方文明内在批判的宝贵潜力
童世骏[1,2]
(7-16)
怎么继续往下想?——对佩里·安德森教授演讲的回应
王晓明[1]
(17-21)
如何为“全球”构建秩序——欧洲近代思想家们的思考
李宏图[1]
(22-30)
谁之文明?何种标准?——论国际法中“文明标准”的起源、演变与霸权逻辑
郑戈[1]
(31-42)
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张一兵[1,2]
(43-54)
“让哲学说汉语”真的可能吗?——伽达默尔的一种突破性理解及其意义探析
张能为[1]
(55-69)
“对话”视域下荀子的辨说伦理刍议
陈晨捷[1]
(70-77)
飞挽续命:宋代货运的速度
程民生[1]
(78-88)
北伐失败与陈朝权力运行机制的变革——兼论陈叔陵刺杀事件的缘起
李磊[1]
(89-98)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诗歌新型去理解元代散曲
张法[1]
(99-108)
礼乐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
郭勇健[1]
(109-120)
梅尧臣与“白战体”
沈章明[1]
(121-132)
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对价值链控制度的影响:基于中美两国比较
高汉[1];沈敏奇[2];常亚杰[3]
(133-152)
货物出口与服务进口的联动效应:基于不完全合同的视角
周琢[1];罗璇[2]
(153-166)
中日在东南亚第三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合作模式及其改进
王丽琴[1]
(16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