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创刊于1955年,1978年复刊,是我国高校中创办最早的人文社科学报之一。是教育部名刊工程、名栏建设项目入选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也是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内外名校图书馆长期订阅的期刊。期刊影响因子稳定上升,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及高校文科学报中排名保持前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57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10/C
- 邮发代号:4-3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劳动价值论发展的人工智能前沿
王天恩[1,2];焦成焕[1]
(1-7)
福柯的医学考古学——关于身体空间、医学话语与生命死亡的知识考古学
张旭[1]
(8-16)
现代工匠技艺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探析
程海东[1];陈凡[2]
(17-26)
改革的叙事:治理的范式转向与人民性话语
徐亚清[1,2]
(27-36)
全球史视野下的美国中国学变迁
杨华[1]
(37-50)
海外关于传统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脉络、议题及趋势
王健[1]
(51-61)
见证·认同·感召:现象学文学批评“回到作品本身”的三种理路
张永清[1]
(62-73)
东西会通中汉语“语法”术语的生成与流变
张娜[1]
(74-86)
墨、儒二家对公输般神话的改造——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神话重构的普遍性
黄景春[1]
(87-96)
早期黄帝神话体系建构
梁奇[1]
(97-107)
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调查与研究为考察核心
祝鹏程[1]
(108-119)
祖先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毕旭玲[1]
(120-130)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方显仓[1,2];刘倍玮[1];张卫峰[3]
(131-146)
债务结构、国内债务链与现代经济增长——基于三部门四主体债务债权关联的理论逻辑
胡晓鹏[1]
(147-162)
专利保险与创新水平:基于区域空间异质的视角
钱林义[1];陈丰[2];刘紫涵[2];张向飞[3]
(16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