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社会学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建邺路168号4号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8671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12/C
  • 邮发代号:28-14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中国式创新:理论内涵、历史跃迁与时代进阶 王京生[1];陈能军[1] (1-9)

在“两个结合”中开辟中共党史研究新境界 代玉启[1] (10-17)

中国共产党纪律观的政治特质与建构逻辑 刘红凛[1,2,3];孙炜琦[3] (18-28)

新时代党的建设话语体系的学理审思与协同构建 柳宝军[1] (29-39)

宗法伦理起源新探 徐嘉[1] (40-51)

论具身德育中的自我:融合存在论路向和知识论路向的分析 陈卓[1,2] (52-62)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的核心要义与新时代发展 韦洪发[1] (63-74)

中国政治学的知识地图及其建构:政治的知识化与政治知识的结构论析 王向民[1] (75-8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概念生产与学科驱动——一项学术史的考察 王昆[1] (86-95)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知识体系的建构 束赟[1] (96-107)

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维度及江苏实践 范从来[1];陈思远[2] (108-117)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后发企业的颠覆式创新路径 蔡显军[1];潘慧峰[2];王瑞[3] (118-126)

数字劳动新形态与新型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 冯莉[1,2];张韦恺镝[1] (127-135)

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径 张香杰[1];聂立清[1] (136-145)

网络符号消费环境的幻翳之象及其返实求真之道 顾梦莎[1];杨嵘均[2] (146-153)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要素融合及其推进路径 季中扬[1,2,3];胡锐翔[4] (154-164)

共创、共享与共情: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村赛”经验及其价值意蕴 李生柱[1] (165-175)

乡村社会的普遍信任及其现代重建 张兴宇[1] (176-184)

论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张梓太[1];包婧[1] (185-19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仲裁的证成与“入典”构想 李晨光[1] (194-201)

设计美学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唐艺[1] (202-210)

新时代文学写作的新范式——论《远东来信》中的“双重异域”书写 许蓓蓓[1,2];温潘亚[3] (211-218)

中国近代海港检疫权的收复与国际互动 杨祥银[1];韩亮[1] (219-230)

“国家”渐变及其二元性——晚清政府参加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 洪振强[1] (231-240)

运河之都 栾剑[1,2] (245-245)

运河泊我家 立交展新姿 栾剑[1,2] (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