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生物医学检索系统(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贯彻双百方针,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北大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把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意识和办刊的精品意识结合起来,把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现代办刊理念结合起来,今天的北大学报既要发扬《北京大学月刊》《国学季刊》探求学术的求实和严谨学风,又要发扬《新青年》感应时代风云的敏锐和创新精神,使之同北大历史上的学术名刊一脉相承。所以,把北大学报办成名刊,既是弘扬北大优良学术传统的需要,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逻辑之必然。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创刊时间:195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91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561/C
- 邮发代号:2-8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北大学人
(F0002-F0002)
马克思文明观的内在逻辑与中国语境
臧峰宇[1]
(5-13)
东方文艺复兴初论
丁方[1]
(14-24)
从体用不二到体用贯通的文化探索
李小标[1];方红姣[2]
(25-36)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对抗”“和谐”及其超越——马克思《巴师夏和凯里》解读
聂锦芳[1]
(37-50)
维度与维度性:梅洛庞蒂后期存在论的核心概念
宁晓萌[1]
(51-62)
“独立宗教—混合宗教”理论建构初探——以三一教为例
卢云峰[1,2];黄星尧[2]
(63-72)
“宗派”与“诗社”:江西诗派释名新论
周裕锴[1]
(73-81)
中国古代文论内在体系论——从一张三棱锥图表谈起
蔡宗齐[1]
(82-94)
中国文学俄罗斯传播模式问题——以冯梦龙小说为例
张冰[1]
(95-104)
战争与文明——严复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省思
欧阳哲生[1]
(105-116)
历史的起点:《史记》中的时间设置及其意义
徐建委[1]
(117-127)
宋代进士家世背景的时空分析
郝煜[1];朱乐扬[1]
(128-139)
中国现代化金融治理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王曙光[1]
(140-151)
我国金融法的立法逻辑与体系生成
陈洁[1]
(152-164)
多元共治格局下税收保障机制的体系转型
李慈强[1]
(165-176)
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7周年
(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