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2-201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始终遵循“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学风和文风,内容兼顾理论、历史、现状三个方面,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和现实性,关洋学术热点,理论前沿和社会思潮,走学术理论研究结合时代之路。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1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587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029/C
- 邮发代号:18-1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阐释与文化实践——《全球化进程中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研究》评介
张骥[1]
(F0002-F0002)
中国式现代化专题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现实基础、重点任务与改革举措
叶振宇[1]
(1-9)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三重阐释
陈冬仿[1]
(10-17)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结构体系、主体定位与功能目标
叶好[1]
(18-25)
数字平台企业中的劳资分配关系探析
刘凤义[1];潘璐[1]
(26-39)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理念升维及其培养策略
赵双阁[1];张雨桐[1]
(40-47)
基于数字民主可供性的网约工本体性安全构建研究
张伟英[1];石晓娟[2]
(48-56)
跨文化传播中的情绪感染:一个观察“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的视角
马燕[1];黄鸿业[2]
(57-66)
视频交流时代的传播动力体系与理性原则——基于“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现象的思考
许在元[1];王灵均[2]
(67-74)
数字技术赋权与文化软实力的合流:小红书国际传播的民间场域
高玉敏[1];张炳杰[2,3]
(75-80)
僧俗之间:清中叶僧人的土地纠纷及其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常建华[1]
(81-86)
在技术与政治之间:近代矿冶工程师程义法的生平和时代
刘文楠[1,2]
(87-96)
众流归海:民国时期本土培养的考古学人
席乐[1]
(97-107)
论“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的美学内蕴及其历史演变
李飞[1]
(108-114)
《文心雕龙·序志》“巧而碎乱”命题诠解
唐萌[1]
(115-120)
《文心雕龙》“登高能赋”说别释
杨园[1]
(121-128)
从芒市傣族的族群意识看多元文明工程的共效
褚建芳[1]
(129-139)
冲突与超越:社会性别与中国传统性别观的反思及构建
寇征[1]
(140-148)
范成大农村诗的后世接受及原因新论
李冰燕[1,2];江合友[1]
(149-156)
《西周兴亡史研究》评介
孔华[1]
(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