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学科教育
简 介:《教育学报》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及关注教育理论问题的各界人士。“繁荣教育学术、深化理论研究,让中国教育学术乾坤教育实际、迈入国际前沿”,是她的努力方向;:拥有国际视野,关注本土教育;注重学术规范,提倡原创研究“,是她的办刊宗旨。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43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129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06/G4
- 邮发代号:82-66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核心素养十年探索:回顾反思与未来展望——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辛涛
杨丽萍[1];辛涛[2]
(3-18)
探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专访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阮成武
石亚兵[1];阮成武[2]
(19-32)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包围下的技术论突围——破除教师“主体性困境”幻象的中国“器道”哲学进路
林敏[1];宋萑[1]
(33-45)
智能时代的认识论转向:面向大语言模型的儿童未来学习
张敬威[1,2]
(46-60)
智能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的三重视域
王丽莹[1];王安全[1]
(61-71)
“大观念”的认识迷障与澄清
项继发[1];王星焱[1]
(72-84)
论核心素养生成的知识发生原理
卓晓孟[1]
(85-97)
别样的赫尔巴特:外来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样本
林慧清[1];黄明喜[1]
(98-111)
社会科学、政策与政治:对《科尔曼报告》的批判史研究
梁荣华[1];贾瑞棋[2]
(112-125)
中国一流大学拔尖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与特征
董子婧[1];卜尚聪[1];陆一[1]
(126-144)
教育能否提振居民消费需求——基于家庭收入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范晓婷[1];黎敏辉[1];薛翔宇[2];张茂聪[2]
(145-164)
校长变革型领导如何影响中小学教师活力——教师工作自主性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彭艳红[1];徐金海[2]
(165-177)
“青稞地”的教育坚守:西藏农牧区教师韧性研究
刘圣培[1];李琼[1,2]
(178-194)
特岗教师“留不住”的影响因素与纾解路径——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的分析
付东兵[1,2];程红艳[2]
(19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