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地市报人

中国地市报人

简  介:《中国地市报人》前身为《地市报信息》,创办于1987年,1994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20多年来共编发1万多篇稿件。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市报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东山大道119号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内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46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368/G2
  • 邮发代号:38-47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7期

炎夏纳凉处 清风送爽时 (F0002-F0002)

探寻红色根脉 共话时代新声 百家党媒齐聚吉安交流媒体融合“新”成果 (I0001-I0001)

“百家党媒看吉安”活动掠影 (I0002-I0002)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探寻红色根脉 共话时代新声”主题采访 融媒精品秀(选登) (I0003-I0006)

地市党媒如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守正创新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大家谈⑤ 叶莉[1] (1-3)

“两山”践悟二十年 (4-4)

从湖州实践到全球叙事——“两山”理念二十周年湖州媒体实践解析 朱慧[1] (5-7)

绿水青山间的三峡库区答卷——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的“两山”故事实践探索 周志华[1];程亮[1];刘强[1] (8-10)

守护一江碧水 书写“两山”新篇——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长江大保护传播实践 叶小梅[1];赵璟一[1] (11-13)

从“生态修复”到“生态共生”的跨越——《郑州日报》黄河生态保护报道分析 赵柳影[1] (14-15)

AI虚拟主播与传统播音主持的融合研究 李敬超[1] (16-17)

新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策略研究 赵峻[1] (18-19)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陈栩[1] (20-21)

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市级媒体系统性变革——以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探索实践为例 盛锋[1] (22-24)

三重维度提升媒介“趋势制造力”——主流媒体为本地治理服务路径浅析 沈红娣[1] (25-27)

巧妙把握新闻传播的“快”与“慢”——以《甘孜日报》汉文报为例 唐闯[1] (28-29)

地市媒体客户端建设与发展策略——以“我的许昌”App为例 杨伟峰[1] (30-31)

数字浪潮下的破局与革新——以文山州融媒体中心为例 颜宏幸[1] (32-33)

老区党媒如何做好红色文化宣传——以临沂日报沂蒙精神宣传报道为例 孙钦龙[1] (34-36)

全矩阵发力重大典型人物宣传——以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英雄、烈士李清学有关报道为例 陶治[1];赵柏林[1];吴连学[1] (36-38)

新媒体标题制作中该向传统纸媒学什么 卢冀明[1];郭晨蓉[1] (39-41)

党报党刊推进系统性变革的破与立 杨书云[1] (41-43)

塑造记者IP 巩固舆论主阵地 杨海涛[1] (44-45)

新媒介技术助力讲好“郑州故事”的实践探索 宋建巧[1] (46-47)

大数据分析在新闻中的应用 于宁[1] (48-49)

181万粉丝与7000万元营收——十堰晚报微信何以成为报社融合转型发展新支柱 邓芳[1];郑涛[1] (50-51)

数字化传播中“热线督办”机制的治理升级 吴荣剑[1] (52-53)

副刊服务社会文化需求的探索与实践——以《玉林日报》副刊版面为例 党雪梅[1] (54-56)

高校新闻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吕艳萍[1];郭小坤[2] (56-58)

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的创新之路 费一琛[1] (59-60)

数字浪潮下的经济航标——经济类主题出版的创新探索 梁雪莹[1] (61-63)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编辑转型与知识生产革命 邵俊杰[1] (64-65)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的能力提升路径 杨咏[1] (66-67)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名编辑培养 王玲玲[1] (68-69)

让版面设计成为读者第一眼焦点——《沂蒙晚报》头版导读分析 宋天健[1];宋培志[1] (70-72)

摄影艺术下的新闻价值深度解析 董献军[1];张晓玲[1] (73-74)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宣传效能探讨 胡星[1];程金润[1] (74-76)

融媒体直播助力传统文化进校园 孔丽丽[1] (77-78)

地域文化视野下地方媒体的“五者”作用——以福州日报社为例 万小英[1] (79-80)

从大三线到大数据——攀枝花三线文化在新时代的融合传播 岳蕾娅[1] (81-82)

电视真人秀节目音频制作的探究——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例 张轶男[1] (83-84)

新闻主播即兴评述的技巧 梁晓明[1] (85-86)

电视新闻编辑的困境与突破——以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节目为例 马雪艳[1] (87-88)

“阳光问政热线”的融媒传播实践——政务广播节目在新媒体时代的探索 黄雅洁[1] (89-90)

网络环境下新闻档案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张依婷[1] (91-9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策略浅析 张静[1] (93-94)

融媒时代如何发挥编辑主导制 张明[1] (94-95)

以大型新闻策划优化内容报道 王战舰[1] (96-98)

市级媒体县域版宣传报道策略浅析——以《延安日报·县域纵横》为例 南卫东[1];雷荣[1];刘小艳[1] (98-100)

在主题报道中放大主题效应——以《大理日报》的“奋勇争先 外优提质”报道为例 朱蕾[1] (101-102)

地市党报角色重塑:路径探索与实践策略 柴昕[1] (103-104)

做强党媒监督 彰显行业自信 陈思侠[1] (105-107)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发展分析 邱巧[1] (107-108)

强化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的服务作用 李萍[1] (109-110)

经济新闻鲜活表达路径探析 王舒[1] (111-112)

如何做好全媒体时代地市媒体新闻网站 陈运团[1] (113-114)

融媒时代民生新闻采编的创新探索 张雯雯[1] (115-116)

融合报道视域下新闻生产方式重构与价值转向——以第34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作品为例 司冰心[1] (117-118)

自媒体勃兴背景下地方媒体网站的转型 孙杰[1] (119-121)

浅析地市党媒新闻访谈专栏破圈之路——以泉州晚报《民企会客厅》为例 邱和军[1] (121-123)

浅析民生新闻报道创新策略 杨苗苗[1];郑爽[1] (124-126)

突发事件报道的叙事创新与价值升维——以《汝州六青年千里驰援重庆扑山火》为例 吕占伟[1] (127-128)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