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创刊以来,该刊认真贯彻执行“双百”、“二为”方针,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和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努力繁荣社会主义科学与文化。主要刊载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学术理论论文,并开设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术专栏,对关系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刊发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文章。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7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315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063/C
- 邮发代号:62-8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中国共产党荣誉表彰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李华[1]
(5-15)
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逻辑理路论析
范鹏[1,2]
(16-24)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完善路向——以政治监督为视角
李娜[1];王雅坤[2]
(25-31)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外译为例
胡筱颖[1]
(32-39)
论墨家的“重利”仁学——兼论儒墨仁义观的异同
张培高[1,2];孙任哲[2]
(40-47)
“四端”是心还是情?——戴震与朱熹心性论的差异
李慧子[1]
(48-54)
刑事司法数字化改革的反思与展望——基于技术与价值双重维度的分析
林喜芬[1];李铮[1]
(55-63)
数字时代司法治理范式的变革与完善
吕子逸[1,2]
(64-75)
数字仲裁:面向、局限与展望
王婵媛[1]
(76-83)
DeepSeek提振消费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徐政[1,2,3]
(84-92)
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价值意蕴、逻辑向度与推进策略
高强[1];曾恒源[2]
(93-101)
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群体新内生动力机制培育——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例
张华泉[1];杨凡[2]
(102-1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多重逻辑与探索路径
洪名勇[1,2];姜月[1]
(112-122)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双线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基于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
张春莉[1];吴晓超[1]
(123-129)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学习轨迹理论的启示
梁海丽[1]
(130-136)
在叙事中进入历史:教学认识“两次倒转”机制再诠释
李俊堂[1]
(137-146)
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研究
张德江[1];李晓露[2,1];吴应辉[3]
(147-152)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探索——以英国中文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应用为例
于泓珊[1];杨薇[1];钟英华[2,3]
(153-161)
“东州士”的本义与蜀汉政治史研究的概念嫁接问题
郭硕[1]
(162-169)
清中叶川江场镇客长(保)制与基层市场秩序——以四川简州龙泉寺场为例
马磊[1,2];廖昕妤[1]
(170-177)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对于土地问题的探索(1946-1949)
张艺英[1]
(178-187)
重访近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现场——首届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讨会综述
钟荣帆[1,2]
(188-191)
首届西部师范大学教育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邹维[1]
(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