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为中南大学后,本刊于2002年底改用今名。创刊以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百强社科学报等荣誉,跻身为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出版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与政策,遵守党和国家的宣传工作纪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认真贯彻党的“双百”方针。 本刊坚持以学术为本、以质量为中心、开放办刊的理念;以“出精品、创名刊、求发展”为编辑工作方针;以“尊重作者劳动、尊重读者需求、尊重学术创新”为编辑理念;以“高起点、严要求、超常规”为发展思路,遵循“学术至上、不唯人、只唯稿”的取稿原则。依托本校、着眼全国,在征稿方式、审稿机制、编稿流程方面不拘一格、严守求新。 本刊积极履行理论教育、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功能,为提高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发挥高校文科学报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引领作用。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创刊时间:199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南长沙中南大学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1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393/C
- 邮发代号:42-19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类节制:后物质主义时代的伦理觉悟
李建华[1]
(1-10)
牟宗三的哲学理路再探
陈清春[1];蒋丽英[1]
(11-2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辩证法基础及其哲学意义——从贝利对李嘉图的批判谈起
徐秦法[1];彭钰美[1]
(21-31)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主体路径的超越
谌中和[1];宣博方[1]
(32-41)
矿产资源超量开采的罪与非罪研究——结合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展开
王志远[1];杨可涵[1]
(42-53)
地方政府处置问题金融机构职责的法律重构
刘志伟[1];王一凡[2]
(54-67)
区域发展权的权利结构与实现路径
陈婉玲[1];周浩然[1]
(68-80)
气候变化措施适用国际投资协定安全例外条款:可行性及其限制
邓婷婷[1];曹江琪[1]
(81-97)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基于媒体关注的调节效应
曹兴[1,2];张伟文[1]
(98-112)
技术创新对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的动态影响仿真模拟——以锂资源为例
孙涵[1];陈璐[1];成金华[1];周文潇[1]
(113-127)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关键金属循环利用的环境影响和成本效应研究——以废旧手机为例
何朋蔚[1];彭亚山[1];潘咏怀[1];冯海波[2]
(128-142)
预训练语言模型引入数字政府建设的风险应对——基于行政关系的视角
曹冬英[1]
(143-152)
中华文明现代力量的世界历史叙事刍议
段光鹏[1]
(153-163)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分析
彭远春[1];林忆文[1]
(164-175)
唐以后诗歌的牡丹书写
蒋寅[1]
(176-184)
从玄幻到现实:网络文学的回归与超越
欧阳友权[1]
(185-196)
互文的景观:苏轼的快哉亭经营与书写
刘泽华[1,2]
(197-208)
孟子对舜形象的塑造与为士人“立法”的价值追求
刘全志[1]
(209-223)
战时筹饷与战后重建:太平天国战后湖南慈善事业复兴的内在脉络
庞毅[1]
(22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