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传媒

传媒

Media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

曾用刊名:报刊管理

简  介:《传媒》公布报刊最新政策法规交流报刊社采、编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分析广播影视界的热门话题、幕后新闻等;报道网络界的各种信息和动态,分析重点网站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反映网民的厅闻趣事等,传媒管理机构的政策性法规信息发布和解读。

  • 主管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
  •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26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74/G2
  • 邮发代号:2-97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6期

《藏书票·老墙》 梁练方[1] (F0002-F0002)

《藏书票·新绿》 梁练方[1] (F0002-F0002)

《藏书票·秋叶》 梁练方[1] (F0002-F0002)

传媒人才培养三思 崔海教[1] (1-1)

让党的创新理论照耀网络空间 (6-7)

人工智能与传媒教育变革 鲁艳敏 (8-8)

在技术洪流中锚定价值:AI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探析 田丽[1] (9-12)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卓越人才培养 廖圣清[1];钟美丽[1];高根茂[1] (13-16)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容转型与实践逻辑 胡沈明[1];冯欢欢[1] (17-20)

新格局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叙事能力培养的“文家法”与“质家法” 陆洪磊[1] (21-24)

人工智能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 项国雄[1];郑盼盼[2];刘然[2] (25-28)

县级融媒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张慧[1];张才明[2];王昱雯[2] (29-32)

以新媒体平台建设牵引系统性变革——基于长兴县融媒体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任琦[1] (33-35)

新京报的“数智化”创新路径 陈黎黎[1] (36-38)

纸媒新媒体平台用户黏性提升策略分析 贾子牧[1] (39-41)

重大体育赛事智能化传播实践研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巴黎奥运会赛事传播为例 吴珺婷[1] (42-44)

浙江广电Z视介客户端:深度融合再造文化传播视听新景观 谢欢[1] (45-47)

文创产品赋能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平台为例 胡雨雯[1] (48-50)

AIGC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多模态叙事路径探析 秦溢真[1];李梦雅[2] (51-53)

“人机共创”时代AI动画的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丁倬群[1] (54-56)

智媒时代塞罕坝故事国际传播的路径优化 张笑尘[1];张金凤[1] (57-59)

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动力与效能提升路径 燕道成[1];易靖雅[1] (60-63)

《哪吒之魔童闹海》:古典文化符码的现代性重塑 曹伟[1];宋彦霖[2] (64-66)

文化传承与品牌塑造:非遗自媒体“破圈”路径探究 巴亦君[1] (67-69)

智媒语境下算法传播的异化风险与治理策略 牛宗岭[1] (70-72)

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广告学PBL教学模式建构探究 张佳明[1] (73-75)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阴艳[1];霍梦姣[1] (76-78)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劳动动员策略探析 张倩[1] (79-8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光明日报》头版文章意识形态宣传与国民思想塑造研究 邹勤[1];张震[1] (82-84)

红色电影民族叙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以文化记忆理论为研究视角 刘雪婷[1] (85-87)

AI时代基于搜索产品的技术可供性研究 杜娟[1] (88-90)

空间理论视域下网络脱口秀节目的青年文化价值建构 宁波[1,2] (91-93)

游戏何以电影:从影游融合类电影看游戏的电影化改写 李娜[1];刘姝驿[2] (94-96)

数字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深层重构——评《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蔡明菲[1] (97-97)

探索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之路——评《流行音乐及其传播发展策略》 李明[1] (98-98)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实践探索——评《现代新闻摄影研究》 孙颖[1] (99-99)

口语传播的深层机理:主持人价值传播模式研究——评《口语表达智慧:主持人的口才、技艺、实战》 鑑政[1] (100-100)

《梅》 赵若溪[1];张莉[1] (101-101)

《兰》 赵若溪[1];张莉[1] (101-101)

《竹》 赵若溪[1];张莉[1] (101-101)

《菊》 赵若溪[1];张莉[1] (101-101)

《茶烟引素》 王振兴[1];刘雅萱[1] (102-102)

《花鸟小品》 赵晓燕[1] (103-103)

《看取莲花净 应知不染心》 李霞[1] (104-104)

《茂竹修心 简从中来》 李霞[1] (104-104)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侯力丹[1];刘妍[1] (105-105)

《恬梦》 张婉宜[1] (106-106)

《阳城双塔》 孙伟[1] (107-107)

《重建》 孙伟[1] (107-107)

《双塔》 孙伟[1] (107-107)

《曾经的余叙》 孙伟[1] (107-107)

《秋语》 王兰英[1] (108-108)

《荷影池莲》 王兰英[1] (108-108)

《芳华》 王兰英[1] (108-108)

《暖晖下的乡野屋舍》 刘子晴[1] (109-109)

《巷陌金辉》 刘子晴[1] (109-109)

《绯霞暮序》 李依妹[1] (109-109)

《疏林的日光絮语》 李依妹[1] (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