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哲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一份在海内外人文学术界享有巨大声望的老牌学术期刊,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它一直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园地,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它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在海内外深受尊重和推崇。2017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大学时,特意来到《文史哲》杂志编辑部,寄语《文史哲》“要汲取传承优秀的人文精神,为当今所用,为后世续航。”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 创刊时间:195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721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101/C
- 邮发代号:24-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秦昆仑刻石考
姜生[1]
(2-2)
多面相的近世中国(笔谈)
苗润博;马晓林;申斌;展龙
(5-5)
整体视野与10至13世纪史研究
苗润博[1]
(5-9)
史料、语言和理论:元史研究世界性和长时段的思考
马晓林[1]
(10-12)
技术视角、文书抓手与数据整理利用:明清财政研究路径浅见
申斌[1]
(13-18)
近世中国研究的治理思维与盛衰取向
展龙[1,2]
(19-22)
儒学宗教化的兴起与消亡
徐建委[1]
(23-36)
持守与创新:由《盐铁论》“古者”意旨透视汉昭宣时期的礼学发展
聂济冬[1]
(37-46)
以全球视角重估雕版印刷
何朝晖[1]
(47-65)
《竹书纪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郐”释疑——兼论两周之际的政治分野
程浩[1]
(66-76)
秦及汉初的“徭”与“更卒”
吴雪飞[1]
(77-93)
伦理、内涵、生态:明代朝鲜“小中华”思想与王权体制
黄修志[1]
(94-106)
崔有海《东槎录》与明末登州的中朝交流
左江[1]
(107-121)
东方以东的凝视:19世纪朝鲜使臣对地理空间的实地探访与节义表达
巴扬[1]
(122-133)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叙事结构与镜像形塑
张瑞涛[1];宋霞[1]
(134-148)
袁枚性灵说之过程考察
石玲[1]
(149-158)
关于探求古代诗歌创作原理的思考
葛晓音[1]
(159-162)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视野——首届“20世纪中国史学”前沿论坛综述
公坤[1]
(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