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3月17日 Mon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百花

百花

Baihua

简  介:《百花》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百花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国内统一刊号:CN61-1066/I,国际刊号:ISSN1002-1825,邮发代号:52-19,百花杂志社是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 陕西省文化馆主办,本刊为月刊,百花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化馆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七路27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825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066/I
  • 邮发代号:52-1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0期

金黄金黄的太阳 第广龙 (1-1)

尘封的老手艺——石铜匠的铜器活 戴协军 (2-3)

宝卷研究的人类学范式——评《禳灾与救劫——宝卷叙述的人类学研究》 白若思[1];彭绍辉[2] (4-5)

兄弟塔 谢仙石 (6-8)

“幽默”教育 赵秋凯 (8-8)

银杏叶落的随想 鱼茜瑶 (9-9)

冷(外五首) 刘智杰 (10-10)

如梦(外二首) 吴鹏飞 (11-11)

空村(外三首) 杨源清 (12-12)

风吹草低(外五首) 沙漠 (13-13)

一池清荷的守望 林海平 (14-14)

照镜子 张红艳 (14-14)

细雨润江南 张炎琴 (14-14)

茶色 杨称权 (14-14)

童年的小人书 陈伟雄 (15-15)

雍乾时期内务府造办处设计制作的双重效能 陈玥璇[1];刘上上[2] (17-19)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新乡贤文化的功能价值与传播路径研究 蒋梅梅[1] (20-21)

广西彩调剧的美学特征及价值认识 李丰延[1];叶子青[1];李煜琼[1];覃英梅[1] (22-24)

儿童立体绘本结构及趣味研究 梁小雨[1] (25-26)

高校戏曲选修课推进思政教育的探索及价值思考——以宁波财经学院越剧选修课为例 庞亚珍[1] (27-29)

“优师计划”背景下红色文化与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融合 石慧[1] (30-31)

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传承之路探析 闫珂萱[1];阙阿静[2] (32-34)

现代知识分子形象研究——以《东藏记》《春尽江南》《应物兄》为例 尚怡婷[1] (35-37)

略论欧阳修的乐论美学思想 赵倩[1] (38-40)

潇湘音乐文化在高职音乐课程中的整合与创新 张嶷[1] (41-42)

“多师同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齐玉[1] (43-45)

传统设计美学的影响与传承 张维佳[1] (46-48)

西北丝路文学之昌耀诗歌研究 李洪赟[1] (49-51)

威廉·布莱克图文交织的复合艺术 赵子萱[1] (52-55)

中国神话中对偶神神话研究 袁婷[1] (56-57)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作品《雪姑娘》的演唱分析 单丽[1] (58-60)

对时事的批判——刘岘的插图《寓言百图》 史冰倩[1] (61-63)

体态律动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赵钰琳[1] (64-65)

从《毛诗传笺通释》引文看马瑞辰的治学特色 于春莉[1];许珊珊[1] (66-68)

文化共生视域下传统村落互嵌式发展研究——以丹寨县石桥村为例 许静珂[1] (69-71)

文化自信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路径及意义研究 李振[1] (72-73)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五年制高职美育课程路径研究 孙晓露[1];任海波[1] (74-76)

北京市博物馆空间分布与协同发展 郑治伟[1] (77-81)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鲁迅《伤逝》的再思考 明燕[1] (82-83)

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孙甜欣[1] (84-85)

滩头年画的门神图像分析 张伊琪[1] (86-88)

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沿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 董艳菲[1];耿聪聪[1];姜春燕[1] (90-92)

广西非遗项目宾阳“老窍”故事的语言和文学价值研究 刘莉[1,2];连盈[1,2];吴林燕[1,2] (93-94)

浅谈陇州社火的现状及创新发展的建议 刘锐[1] (95-97)

闫站长说龙舞 乌蓉[1];乌悦[2] (98-99)

当代陕北剪纸中历史题材的发掘和创作 李淑琴[1] (100-10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张鹓[1] (104-106)

延安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杨彬[1] (107-109)

阅读与生活的完美交融——扬州市城市书房实践研究 杨旸[1] (110-112)

新时代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贺于萍[1] (113-114)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以古塔镇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王亚红[1];李亚妮[1] (115-117)

陕西渭南:创新非遗展示传习馆体验式活态保护传承新模式 田建[1];杜江鹏[1] (118-119)

“同搭台 共唱戏”让“站所融合”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亮色 闫瑞娟[1];成静[1];王雅婕[1] (120-121)

西部地区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实践——以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为例 朱鹏飞[1] (122-123)

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模式创新实践——以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业务培训为例 史瑛瑛[1];马月丽[1];邱跃[1];冉瑾[1] (124-128)

全省动态:陕西非遗进校园暨中德师生非遗体验活动顺利开展 撒小虎[1];刘子璇[1] (129-129)

全省动态:传承丝路文化 陕西非遗精彩亮相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 (129-130)

全省动态:即兴同台演出配合默契 小小木偶见证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130-130)

全省动态:2024年全国繁荣群众文艺专题培训班在陕西省渭南市成功举办 (131-132)

地方动态:西安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季“唐诗里的长安”展演活动精彩亮相 陈永鑑[1];李黎[1] (132-132)

禄寿同春(剪纸) 李淑琴 (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