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Chinese Calligraph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中国书法》反映当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成果,刊载书法及篆刻作品,介绍当代书法艺术现状及书法家。

  •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4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78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36/J
  • 邮发代号:2-87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世纪回眸——陆维钊 (4-4)

万山青拥 真力弥漫——陆维钊艺术文献展序 吴为山[1] (5-9)

陆维钊生平与艺事 楼秋华[1] (10-21)

陆维钊书法艺术的语图关系 朱剑[1] (22-31)

论陆维钊对书法美学体系的现代建构 葛复昌[1] (32-35)

溯通人之路——“万山青拥——陆维钊艺术文献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董雪[1] (36-45)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特辑 (46-46)

秦律十八种 (46-70)

试论云梦睡虎地秦简 陈振裕[1] (47-48)

秦文字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 王辉[1] (53-55)

云梦秦简创作谈 李刚田[1] (56-56)

秦律杂抄 (71-81)

秦隶的发现、认知与取法 丛文俊[1] (76-77)

日书甲种 (82-99)

“旁行”——关于简牍中的分栏书写 陈伟[1] (84-84)

草隶的真相——以睡虎地和里耶简牍为中心 [日]横田恭三[1];石永峰 (90-90)

云梦秦简的书法史价值 陈松长[1] (97-97)

日书乙种 (100-105)

语书 (106-113)

云梦考古所见秦统一与汉对秦的传承 方勤[1] (107-108)

秦隶笔法的形成及秦系文字用字习惯 柳洋[1] (110-110)

效律 (114-125)

“云梦秦简”系列学术活动的学理思考 马晨晨[1] (116-116)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吏的书写制度与书写文化 王通[1] (126-126)

为吏之道 (126-133)

偏分书型古隶的书体特征——以睡虎地秦简为例 李莹波[1] (134-134)

法律答问 (135-141)

“中韩书法两人展——张海·宋河璟联展”研讨会对谈 张海;宋河璟 (142-147)

“中韩书法两人展——张海·宋河璟联展”综述 张淑政[1];蔡璐成[1] (148-149)

构建对话的桥梁与思想的镜像——关于“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的策展维度 韩回之[1] (150-157)

古欢——祝竹篆刻书画作品展作品选 (158-158)

致广大而尽精微:祝竹篆刻品读 国仕堃[1] (159-161)

魏锡曾闽中历官新考 田应壮[1] (162-164)

作为受印人的潘祖荫 张恨 (165-167)

绘画史家眼中的书法历史、理论与实践——论石守谦的书学理念及其成就 黄新淼[1] (168-169)

“刀”“笔”关系下的碑学与帖学 肖文飞[1] (170-172)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金石学与高等书法教育 苏毅[1,2] (173-176)

篆刻经典化机制初探 董少校[1] (176-178)

北宋尚意书家群体的器物观念与风尚——以砚为中心的观察 柳国良[1] (179-181)

对话意大利学者毕罗:西方学者视角下的中国书法与中国书法国际传播 朱梁梓[1];肖子曼[1] (182-184)

恽氏家族艺文传统与恽寿平书法——兼论清初江南世族家学与书法的互动 刘奥[1] (185-193)

中国古代左行书迹考论——兼议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江伯威[1];陈锴生[1] (194-196)

全国首届女篆刻家作品展作品选 (198-198)

女篆刻家的精神传承 魏广君 (199-201)

全国首届女篆刻家作品展综述 吕高鹏[1] (202-203)

梅兰芳的书写实践及其美学追求 徐芳芳[1] (204-207)

活动 (208-208)

展览 (208-208)

花鸟册(部分) 恽寿平 (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