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学刊
Qilu Journal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曾用刊名:破与立
简 介:始终遵循“立足世界文化名人孔子故乡,突出孔孟儒学齐鲁文化研究,重视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探讨,坚持双百方针倡导创新求实”的办刊宗旨,以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注意优化选题,强化特色,提倡严谨扎实的学风,鼓励各抒己见,支持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术讨论和百家争鸣,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也不断扩大。
- 主办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7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山东曲阜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022X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085/C
- 邮发代号:24-01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张载的德福观及其对圆善问题的解决——兼与康德比较
                                    
                                
                                    
                                        王春梅[1]
                                        (5-14)
                                    
                                         
                                    
                                    
                                    
                                
                                
                                    
                                        知识何以觉悟道德——朱子“即物穷理”的博物学进路
                                    
                                
                                    
                                        焦德明[1]
                                        (15-24)
                                    
                                         
                                    
                                    
                                    
                                
                                
                                    
                                        学术外交与文化争胜:1940年代中国教授赴美访学述论
                                    
                                
                                    
                                        苏晓涵[1];陈勇[2]
                                        (25-38)
                                    
                                         
                                    
                                    
                                    
                                
                                
                                    
                                        主持人语
                                    
                                
                                    
                                        晏辉
                                        (39-40)
                                    
                                         
                                    
                                    
                                    
                                
                                
                                    
                                        从概念到观念:语言哲学视阈中的新质生产力
                                    
                                
                                    
                                        晏辉[1]
                                        (40-51)
                                    
                                         
                                    
                                    
                                    
                                
                                
                                    
                                        将新质生产力进行“本质还原”:源自唯物史观的客观要求
                                    
                                
                                    
                                        袁一达[1]
                                        (52-62)
                                    
                                         
                                    
                                    
                                    
                                
                                
                                    
                                        如何为新质生产力进行伦理基础奠基
                                    
                                
                                    
                                        张蕴睿[1]
                                        (63-75)
                                    
                                         
                                    
                                    
                                    
                                
                                
                                    
                                        1844年的马克思是否处于“费尔巴哈阶段”?——基于布鲁德尼对“证成难题”的回应
                                    
                                
                                    
                                        张祖辽[1]
                                        (76-86)
                                    
                                         
                                    
                                    
                                    
                                
                                
                                    
                                        职务违法犯罪治理的权力图谱:功能配置与行权逻辑
                                    
                                
                                    
                                        宗婷婷[1]
                                        (87-99)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法律风险与制度应对
                                    
                                
                                    
                                        解永照[1]
                                        (100-110)
                                    
                                         
                                    
                                    
                                    
                                
                                
                                    
                                        以新消费场景推动消费扩容问题研究
                                    
                                
                                    
                                        黄群慧[1];陈颖[1]
                                        (111-119)
                                    
                                         
                                    
                                    
                                    
                                
                                
                                    
                                        平台经济的市场效应与统一大市场形成:要素和资源市场形成视角
                                    
                                
                                    
                                        史立凡[1];渠慎宁[2]
                                        (120-133)
                                    
                                         
                                    
                                    
                                    
                                
                                
                                    
                                        《十六国文学家考略》辑补
                                    
                                
                                    
                                        刘跃进[1]
                                        (134-148)
                                    
                                         
                                    
                                    
                                    
                                
                                
                                    
                                        新世纪城市小说书写的新变与可能
                                    
                                
                                    
                                        舒跃[1];张堂会[1]
                                        (149-160)
                                    
                                         
                                    
                                    
                                    
                                
                                
                                    
                                        《今日有鱼》
                                    
                                
                                    
                                        王岚
                                        (161-161)
                                    
                                         
                                    
                                    
                                    
                                


